多元模式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三位一体”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为了满足国家尤其是河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学校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强基础,优化专业,强化实践,凸显创新,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



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紧密结合行业人才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要求做到“理论基础扎实,拓宽知识结构,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鼓励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此目的,制定了教学改革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措施。通过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互相听课,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专业主干课按照课程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及重点、难点,进行教考分离,规范课程。通过教研室活动,探讨教学模式,以教学研究带动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多元教学改革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依托水资源学科群优势,面向京津冀战略需求,以优势学科为平台,以重大科研项目为引导,以一流师资队伍为保障,以培养适应京津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所需的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水文学及水资源”重点学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的优势,形成了以“水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为特色方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以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为契机,提出了“强基础、善实践、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并实践了“强化专业基础、提高应用能力”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

(一)在重视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

面对新形势下对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扩宽了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目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共开设了通识选修课程5门,课程涵盖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科学技术类、人文艺术类和个性发展类。此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还开设专业选修课19门,课程涵盖软件制图、地下水环境调查、水质测试分析、现代仪器学习、地热地质学、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等几个方面。

(二)增加实践培训课程的开设

为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学校实验资源和开发基金项目等条件,增设实验实践培训课程,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训,总学时达到128个学时。如培训学生利用EA-IRMS技术检测水中氢氧元素稳定同位素比,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学生最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结课,通过培训,学生对同位素质谱仪的操作和测定氢氧元素稳定同位素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学生进行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砷、扫描电镜对岩石矿物成分分析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地下水中重金属等操作培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扩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开设“微专业”特色专业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培育教学团队,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开展了“微专业”建设工作。开设“微专业”“地热科学与文化”课程1门,研修过该专业的学生可对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地热旅游、地热文化传播、地热科普及地热法律制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有助于将来从事地热开发利用、科学普及和管理相关工作。主要培养措施包括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

(四)积极参加创新创业课题,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结合国家、省、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训练项目、科技竞赛、优秀论文培育计划等科技活动,使本科生参与创新训练和科学研究,接触学科前沿问题,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开设创新创业培养课程,课程涵盖创业基础、创业思维、创业团队建设、创业创意设计方案、商业模式等内容。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科研学术竞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三位一体”教学探讨

结合学校现有的信息资源系统,教学、实践、学生、人事、财务、资产等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学院网站建设,制定了“网页+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新媒体宣传模式。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学院网站和平台了解学院教学工作、科研动态、思政党建和学生工作等信息。

(一)课堂教学

本着为京津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针对我国水资源不足、污染问题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突发等区域特点,结合专业,修订了能够融合生产与创新的培养方案。同时以培养方案为基础,突出专业特色,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1.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

教学大纲是执行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要求各专业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必须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备课、授课。对各科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依据教学大纲的标准和目标进行教学评价。同时重视教学大纲的修订,本着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指导,多次开会进行讨论,以使大纲更科学、更完善。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

开展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观摩及听课活动,年轻教师走进课堂重新成为学生,虚心向资深教授请教如何丰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另外还组织年轻教师对多门课程进行观摩教学,互相交流、切磋,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标准化。

3.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以课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对重要知识点和难理解的知识点,加强实例教学和习题教学,并进行课堂讨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部分学生出现的“懒学”“怠学”的学习状态,以社会关注的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超采、环境污染问题频发的现象为出发点,结合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及网络查阅的相关资料,鼓励学生形成讨论小组,进行专题讨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学生和学术活动,通过开放的实验平台,参与科研活动,使得其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本学院各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按学校要求,第二学期进行地学认识实习,第四学期进行教学实习,第六学期进行生产实习。为了全面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各个年级建设了固定的实习基地,一年级在秦皇岛进行认识实习,二年级在临城进行教学实习、三年级在黄壁庄进行生产实习,四年级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加强与国土资源系统和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联系,充分利用这些实习基地和生产单位,让学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实习实践、毕业设计。

近几年来的实习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一年级实习主要包含岩石的认识、构造的识别和认知、信手剖面的绘制等等内容,二年级实习主要包含地质填图、实测剖面的绘制等内容,三年级专业实习主要包含一系列的试验,包含抽水、渗水、物探、钻探、水文地质测绘等内容。

为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基于学校的要求从开题报告、实习统计及检查、毕业答辩等环节进行质量和进度控制。要求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毕业设计(论文)的构思和撰写全方位指导。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两次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保证了教师能对学生进行充分指导,保证论文能够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

通过实习实践,本科生在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创新能力、学术素养和就业率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着新一轮改革和转型。人才培养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持续进行教学改革,总体保持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稳定。近年来,实际就业率均突破95%(见图1)。同时学生求学意识强烈,考研率屡创新高,经抽样调查,有超过三成的毕业生进修了研究生学历。经过对近年来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有六成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3~5年后成长为技术骨干(见图2)。约1/9的部分优秀毕业生还获得了厅局级以上的科研奖励,另有部分毕业生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自主创业。 图1:历年就业率考研率统计  下载原图 图2:毕业生情况抽样统计图  下载原图

(三)第二课堂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将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介绍本专业理论的最新发展,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理论和发展方向,传承“仰山慕水”地大文化。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依据河北地质大学《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以及《第二课堂学分考核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的要求,按照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要求,构建了课外科技活动,专业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等多位一体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制定学生活动实践工作方案,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结论与建议

1.课堂教学方面。通过教学改革使得教学大纲更科学、更完善。教学内容体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科研转化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标准化。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融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教学方面。秦皇岛教学实习基地认识实习,临城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实习、黄壁庄教学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四年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在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创新能力、学术素养和就业率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3.第二课堂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气氛,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理论和发展方向,传承“仰山慕水”地大文化。

4.建议继续发挥教学名师、资深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听评课”等方式的教学督导,进行定期交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议将第二课堂引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启发学生创新性思考,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3031.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