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及其德育思考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研究生偶像崇拜现象有其鲜明的群体特征并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C大学城136名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研究生的偶像崇拜具有如下特征:为数过半的研究生



偶像崇拜,作为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体现着社会发展以及不同社会中人们思想行为的特点,目前已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流行趋势,并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当前有关偶像崇拜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中小学生群体,较少涉及大学生,专门对研究生群体偶像崇拜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学生群体,其偶像崇拜现象不仅蕴含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也折射着青年文化的形势法则;同时,偶像崇拜对研究生群体所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探析研究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并挖掘其德育价值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基于“重要他人”概念[1]和相关学者的研究[2,3],本文所指偶像是被特定个体(或群体)所认同,受到极度尊敬、钦佩或极其欣赏、喜爱和向往的形象化的人格符号,作为该个体(或群体)的重要他人,对这一个体(或群体)的自我发展(包括个人品质、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个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包括父母、同学、朋友、老师等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被认同的互动性重要他人,以及歌星、影视明星、体坛明星、杰出人物、虚拟人物等因受到特别喜爱、崇拜或敬佩而被视为学习榜样(或楷模、范型)的偶像性重要他人。偶像崇拜则指将某类人或物作为重要他人,并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极度尊敬、欣赏、喜欢、向往等心理、情感及其引发的种种行为表现的现象。

本研究以C大学城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并从中选取10位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访谈以获取更详实的资料。调查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36份,研究对象涉及不同性别与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基本情况如下:男生37人(27.2%)、女生99人(72.8%);自然科学类专业36人(26.5%)、社会科学类专业73人(53.7%)、艺术类专业27人(19.8%),性别与专业比例与C大学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二、研究生偶像崇拜特点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与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研究生偶像崇拜表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具体如下:

1.普遍性:为数过半的研究生有偶像

有学者认为偶像崇拜一般是在青少年初中阶段(14岁前后)频频出现的成长现象,到了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阶段,则是偶像情结开始弱化或淡化的时期。[4]本研究探讨了偶像情结是否在研究生期间会弱化或淡化这一问题,对“你是否有或者有过特别崇拜的人物”一题的回答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选择“现在有,以前也有”和“现在有,但以前没有”的共占55.1%,选择“现在没有,但以前有”的占总数的18.4%(图1)。调查结果表明偶像崇拜在研究生群体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弱化现象,但这种弱化表现并不突出,仅有不到1/5的调查对象在读研期间没有了曾经的“偶像情结”;而在当前阶段仍有超过半数的研究生有自己的偶像并对其有崇拜心理。

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研究生的偶像崇拜是否存在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在有偶像的男生占全部男生的51.3%,崇拜偶像的女生占全部女生的56.6%,偶像崇拜的性别内百分比均超过一半;而在不同专业上,也体现出了类似特点,超过半数的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有偶像(57.5%、55.5%)。进一步对研究结果进行差异检验后发现,研究生崇拜偶像的比例在性别和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表1、表2)。这一结果也验证了偶像崇拜现象在研究生总体中体现出的普遍性。 表1男女生偶像崇拜比例分布:性别内百分比导出到EXCEL 现在有偶像(%)P男女51.356.60.459(>0.05) 表2不同专业偶像崇拜比例分布:专业内百分比导出到EXCEL 现在有偶像(%)P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类55.557.548.10.451(>0.05)

研究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是对社会变迁的一种折射,呈现出时代的烙印。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百花齐放”逐渐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青年价值观因此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偶像类型的日趋多样化满足着青年的个性化需求,进而为研究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提供了社会背景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产品的更新在技术层面进一步促使偶像崇拜尤其是对于偶像性重要他人(相对于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崇拜向着更为普遍的方向发展。这一技术背景既扩大了人们了解偶像信息的途径,也形塑着偶像崇拜的“圈子文化”,即拥有共同偶像的人不仅可以在网络平台交流分享有关偶像的信息,通过长期交往他们也可以与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基于“兴趣”的稳定“圈子”[5]。由此看来,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中的研究生,思维活跃、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同时对于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应用得心应手,这些都促使偶像崇拜的普遍性特征在研究生群体中得以凸显。

此外,研究生偶像崇拜的普遍性也有其心理溯源。首先,偶像崇拜满足着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照层级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6]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研究生将偶像视作“学习的榜样”,而在访谈中大部分研究生也都表示了自己想和偶像一样取得一定成就。由此可见,研究生正是通过对偶像的崇拜满足着自我实现这一高层次需要。其次,心理学认为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是个体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7]研究生通过对偶像的认同与依恋进行自我确认,并在这一过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获得自我认同感,进而帮助其达成对理想自我的实现。最后,研究生繁重的学业与生活压力使得他们承担着一定的心理负担,需要适当途径进行宣泄与释放。处于成年初期的他们往往又都较为独立,不希望过多依赖父母,也不希望自己总是作为“负能量”的存在给身边有着类似经历和烦恼的同学朋友带来更多困扰,此时偶像崇拜作为补偿情感真空的方式满足了他们对遥亲感(remoteintimacy)的需求[8],帮助释放压力的同时使研究生的情感得以寄托。

综上所述,偶像崇拜虽然在研究生群体中存在一定弱化现象,但这一表现并不突出,仍有超过半数的研究生崇拜偶像,这体现出一定的普遍性,而这一普遍性既反映着时代特征,也折射着研究生的心理特点。

2.独特性:导师是研究生偶像的第二人选

以往有关偶像崇拜的研究大多显示,青少年“偶像选择名人化”现象蔚然成风。香港城市大学岳晓东教授通过调查发现,香港和内地的中学生提名明星偶像的比例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香港中学生群体中,提名明星偶像的比例于2001年时最高达到了69.8%[9];十年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我国六省市六千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依然显示,明星是中小学生偶像崇拜的主要对象[10];专门对大学生群体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体现着明星偶像比例最高这一特点[11]。

此次针对研究生群体的调查发现,将老师视作偶像的人数超过了将影视明星视作偶像的人数,且所占比例仅比崇拜歌星的研究生少约6%,位居研究生偶像选择的第二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将研究生以前和现在所崇拜偶像的类型进行对比后发现,崇拜歌星和影视明星的比例均有所减少,尤其是将歌星作为偶像的人数比例下降了近20%,而崇拜老师的比例则明显增加,具体见图2。

在上述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请列举现在最崇拜的人物”一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导师”二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研究生群体在偶像选择上的特殊性——导师作为研究生偶像的第二人选,是他们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许多研究生将导师作为偶像这一现象,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现实基础与制度基础。首先,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为研究生的导师崇拜提供了文化基础。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最早确定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将“师”与“天”“地”“君”“亲”并列,提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礼记·学记》中强调了教育与教师的重要性,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唐代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视作传道者,以此凸显其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其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研究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现代社会崇尚知识的氛围为导师成为研究生的偶像提供了现实基础。李克强总理曾表示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要靠知识和人才。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知识储备和较高学术造诣的高素质人才代表,在尚知识、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中成为了追求知识、向往学术的研究生所崇拜的偶像。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导师制也为研究生的“导师崇拜”现象提供了制度基础。导师制是由“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12]在导师制背景下,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机会较多,有助于二者在交往过程中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导师的学术素质是影响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其非学术素质也深刻影响着师生关系。[13]导师的学识、能力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特质对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生将导师作为偶像的选择而体现。

导师作为研究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对研究生的学业与生活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访谈过程中,有研究生这样说道:“我导师很博学,他在上学期间读了很多书,所以我也想在研究生期间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尽可能地去发文章,在学术上以导师为目标进行追赶。如果在事业方面能够成为导师这个样子,在我看来也挺成功了。”(F12A32075,摘自访谈资料)另外一个同学表示,“我导师总是能处理好与各类人的关系,不管是与其他老师的日常相处,与学生的交往,还是与访谈对象的交谈,她的言谈举止各方面都让人感觉很舒服,我同学也都说她特别有气质,我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F12A11001,摘自访谈资料)。

由此可见,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其有意识地对研究生进行知识传递、道德教化与能力培养[8],其个人优秀的学术素质与非学术素质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业与生活,部分导师更是因此成了研究生未来理想人格的榜样。

3.生产性:以优秀特质为核心的偶像崇拜激励着研究生的自我成长

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将偶像分为生产型偶像和消费型偶像两类[14]。其中,生产型偶像是指对社会和个人有正面影响的人物,他们个人的高尚品德、卓越能力,所取得的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等受到人们的追捧并不断激励人们的发展,这些偶像包括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楷模人物、教师等;而消费型偶像是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的产物,人们更注重他们的形象气质等外在形式,以满足娱乐、休闲等感官需求,这种类型的偶像通常包括歌星、影视明星、体坛明星等。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科学家、政治家、教师等生产型偶像,还是以明星、网红为代表的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型偶像,在研究生崇拜偶像的原因以及偶像崇拜对其产生的影响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生产性特征。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研究生在崇拜偶像的原因选择上,“俊美的仪表、漂亮的容貌”和“优雅的气质、潇洒的风度”这两个选项仅排在众多选项的第五位,更多研究生重视偶像的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所具有的杰出能力与丰富的知识以及良好的精神品质。在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偶像”时,他们的回答也印证了对偶像上述特质的考量。一位喜欢袁隆平的研究生对其所获得的成就十分敬佩:“我觉得他是成功人士。有些人搞科研很努力但不是很成功,袁隆平不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是偶像级别的。”(M11A12115,摘自访谈资料)将勒布朗·詹姆斯作为偶像的一位男生表示出对偶像能力的认可,“喜欢勒布朗·詹姆斯是因为他打篮球的技术好”(M12A32124,摘自访谈资料)。喜欢网络红人李子柒的一位同学十分强调“精神”“内涵”等字眼,“她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那种精神会激励你……她是在做真正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不是像其他网红就只是表面在那唱歌跳舞”(F12B22004,摘自访谈资料)。另外一位将母亲作为自己偶像的同学对于母亲的做事风格和与人相处之道赞赏有加,“她很能干,做事雷厉风行的……她和公婆、父母之间,包括和姊妹、妯娌的关系都非常好”(F12A32075,摘自访谈资料)。

研究生偶像崇拜的这种生产性特征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偶像崇拜之于他们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研究生将偶像看作自己的“人生动力或精神支柱”(72.1%);61.8%的人将偶像视作“学习的榜样”;超过一半的研究生认为崇拜偶像使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得以寄托的同时,对自己气质形象的提升和思想道德的进步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同学表示偶像会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并以偶像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考研那会,可以说他(该同学的偶像)是精神支柱,想要告诉他我能考上研究生,他应该也是学习动力之一吧。”(F12A11130,摘自访谈资料)一位喜欢作家梁文道的同学说道:“他让我更注重开发自己的内在,我也想成为像他那样懂得很多、很成熟的人,也很向往成为他那样有才华的人,所以我也会多看一些书,向他这个方面努力。”(F22A11012,摘自访谈资料)将运动员朱婷作为自己偶像的一位男生说:“她对于我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够从精神上不断激励我勇往直前,向优秀看齐,面对困难不放弃,懂得坚持,做人要谦虚稳重,做事要兢兢业业,只有一如既往地认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成功。”(M12A32129,摘自访谈资料)还有的同学表示会为了自己的偶像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可以为爱酱学画画、学mmd、学2D建模”。除了学习方面,偶像崇拜对于研究生生活方面的影响也将上述生产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喜欢王俊凯的同学这样说道:“看了《中餐厅》发现他厨艺那么好,‘饭随爱豆’,我也得好好学做饭,不能被一个比我小的男孩子比下去。最近爸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也不怎么点外卖了,都自己做饭,也越来越发现做饭挺有意思的。”(F12A11001,摘自访谈资料)由此可见,对于偶像的崇拜也会激励研究生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导师、亲人等互动性重要他人,还是歌星、影视明星、体坛明星、科学家、网络红人等偶像性重要他人,研究生对他们的崇拜更多地体现为“以特质为核心”而非“以人物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15],他们认同偶像获得的个人成就与做出的社会贡献,对于偶像拥有的丰富知识与杰出能力表示出欣赏,并学习偶像身上具有的良好精神品质。这种以特质为核心的社会学习和依恋充分发挥了偶像具有的内涵因素的重要作用,促进着研究生的自我成长,研究生的偶像崇拜也因此体现出生产性而非消费性特点。

三、研究生偶像崇拜的德育思考

研究表明,适度和理性的偶像崇拜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对个体人生观、世界观的构建,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等均有积极影响。[16]针对研究生偶像崇拜呈现出的上述特点,为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研究生的偶像崇拜教育并将其纳入德育工作范畴

通过调查,本研究表明偶像崇拜现象在身心各方面发展成熟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研究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超过半数的研究生有偶像,因此偶像崇拜教育应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理论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开展调研以了解本校研究生偶像崇拜的现状与特点,对其呈现出的积极特征加以鼓励并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影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消极特征,分析其根源所在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偶像崇拜的消极影响。将偶像崇拜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了解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能更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

2.挖掘导师这一偶像资源,引导其意识到自身对研究生的重要意义

导师是研究生偶像的第二人选,其个人优秀的学术素质与非学术素质对研究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有效实施偶像崇拜教育,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重视导师这一互动性重要他人对研究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充分挖掘导师这一优质偶像资源,为研究生树立道德模范与学术楷模的同时激励和引导研究生关注偶像的内在人格与特质,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导师偶像学习,进而扩大优秀导师在研究生群体中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可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引导高校导师认识到其自身对研究生产生的重要影响,重视言传身教,为研究生树立良好的学者形象与道德榜样,以促使研究生在学术和生活各方面取得进步。

3.鼓励研究生自我教育,构建立体化德育网络

调查发现研究生偶像崇拜具有一定的生产性特征,即偶像具备的高尚品德、卓越能力、所取得的个人成就与社会贡献等特质激励着研究生的自我成长。为强化这一特征,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鼓励研究生的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和引领下,被教育者发挥主观意愿,从而进行自我认识、调控和提升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活动。[17]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即提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强调自我教育的必要性。研究生群体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上的发展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意愿,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主体地位,自觉进行自我教育[18],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在德育过程中重视并鼓励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以促进其自主进步。高校德育工作者还要积极构建立体化德育网络,善于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研究生进行互动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与行为特点,并对其思想言论加以引导。通过校园网、广播台、校刊等多种媒介对研究生进行德育教育,加强对他们的价值引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偶像崇拜的生产性特征得以强化,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偶像崇拜愈发成为社会流行趋势的背景下,高校应基于研究生的特点,合理开展偶像崇拜教育,引领研究生偶像崇拜向积极路径发展,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以培养广大研究生科学理性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3030.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