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下武术综合素养教育实现路径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2017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国家体育发展纲要》中提出了“身体素养”教育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新拓展和学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更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因此,今后的



所谓武术综合素养教育,是指基于2017年9月国务院在《国家体育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身体素养”教育理念和学校体育教学在运动能力、品格、思想、社会认知与行为等多个功能而提出的新的人才教育与培养目标。在身体素养教育背景下,武术综合素养教育必须要回归武术运动本质和武术运动的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注重武术文化、武德、武术传承和技术动作的融合发展,强调武术教学的实用性、文化属性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使武术运动成为高校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介质。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必须要立足身体素养教育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教育目标、培养手段等层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武术教学质量和教育结果的提升,落实综合素养教育目标。

2教育理念对高校武术教学提出的要求

2.1明确武术教学的实用性和教育内涵,为武术教学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对100所高校的武术教学开展现状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高校的武术教学开展86.7%的高校是以武术套路、散打等模式化教学内容为主,从教学目标设计维度上来看,92.1%的高校只注重了武术技能和武术动作的标准化的教学与考核,极少涉及武术历史文化、武术德育和武术品格等维度的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因此这种学科教学维度设计的失衡,必然造成武术教学的现代适用性和武术教育内涵的缺失,也就失掉了武术学科赖以存在的根基和灵魂,使武术教学沦为运动技能教学,失掉了武术的文化属性和德育价值。“身体素养”背景的提出,明确了武术教学的实用性和5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和能力发展内涵,这个巨大的变化为武术教学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则指明了方向,影响并引导着武术教学设计和学科发展必须要沿着“身体素养”理念的三个层面、五个维度的能力发展而进行变革与调整,才能跟上现代体育发展要义。

2.2提升武术文化教育和武术德育教育价值,全面促进武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

在科技革命前,武术运动是强健国人体魄,充实国人精神和保疆卫土的重要手段,更是维系民族情感和约束地域民族思想道德的重要介质,因此武术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广泛的群众根基。但在西方竞技体育的强烈冲击和西式体育的推广下,武术在年轻群体中则快速失掉了发展环境和生存根基,因此相关职能部门本着互惠互利和多赢的发展目标将武术教学引进了高校进行广泛推广与开展。但由于师资和学科建设指导与监管手段的不到位以及高校武术学科发展能力的缺乏,导致武术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沦为了套路和散打模式化教学,专业武术教师的稀缺使得该学科难以兼顾德育、文化教育和武术品格等几个极为重要的维度的培养,教学手段的僵化、教学思维的固化和教学开展能力的不足导致武术教学失掉了活力和吸引力,出现发展式微的尴尬局面。“身体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对高校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武术文化教育和武术德育教育价值,全面促进了武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

3身体素养教育理念下武术综合素养教育实现路径分析

3.1坚持三个层面、五个维度的能力与素养教育,增强武术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

《纲要》指出,高校体育是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现代化人才的桥梁与介质,必须发挥好介质学科的价值与作用。“身体素养”背景下,高校武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进行调整与改革,坚决落实综合素养教育目标和成效首先应坚持三个层面、五个维度的能力与素养教育,坚决从运动、能力与素养三个层面加强运动技能、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和适应力五个维度进行能力与素养教育来增强武术教学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与发展:首先,应回归武术的文化属性和坚持武术的民族性。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尊师重教”“长幼有序”等众多传统美德,更是家国荣誉、集体精神的传承,因此武术学科建设必须要进行武术运动技能、武术文化、武术德育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及社会适应力5个维度的全面构建与新发展,为武术学科的发展性、建设性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武术课程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思想,重视武术教育独特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探索,武术教学突出“润人心田”“以德服人”“以礼待人”的核心价值观武装武术教师,让他们具有与武术学科相称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为武术教学的现代开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人力保障。再次,坚决落实“身体素养”教育理念,搭建现代育人新格局。当今高校学生面临更加全面和激烈的竞争,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时代发展趋势。体育学科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介质的价值,实现融合发展、联合培养,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锻炼和尽可能全面的发展。现代武术教学必须要融合学生专业课和未来职业素养进行新的育人目标和教育成效的调整与变革,使武术教学成为学科融合发展和学生能力联合培养的中坚桥梁与介质。

3.2加强武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为人才多元化成长与立体化教育成效的实现提升探索能力和发展能力

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大潮中,失掉了原有的生存环境和门派发展手段后,一度面临生存危机和发展危机,主要就在于武术的现代变通能力和时代发展思路较弱有关。但随着竞技散打、套路表演以及现代电影、电视剧和舞台表演等新艺术形式的出现,又为武术的现代发展潜能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武术学科不仅是一项选修课,更可以精准分析市场、定位未来发展方向,为武术专业人才和武术行业的未来发展找到新的出路。在“身体素养”背景下,武术教学实现综合素养教育的路径可加强武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为人才多元化成长与立体化教育成效的实现提升探索能力和发展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大方向进行努力和布局:(1)加强武术艺术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提高人才的专业度和基础从业能力。随着现代古装、武打电影、电视剧和舞台表演等新艺术形式的需求,具有武术运动技能和扎实的武术文化、武术精神修养的专业人才可从事艺术作品创作、动作指导、武术创编及演艺等大量工作,这样就为具有较好武术基础和较高武术文化修养的同学拓展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多元化就业可能性。(2)寻求多学科融合发展契机与可能性,为武术教学的现代拓展寻求更高的发展空间和内涵。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3021.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