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以课程思政研究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围绕课程思政共识达成、思政教



高校的思政工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内涵既包含了思政课程也囊括了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及相关活动。但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仅仅依靠专业课程、思政课程还不够,要培养有高尚情操、远大理想、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还需要“三全育人”,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底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将“课程思政”作为各高校实施的育人方式,自此全国高校掀起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践行“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纷纷启动。2020年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17期上又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国家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一、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课程思政”是以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形成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浓厚氛围[1]。目前相对成熟的范式较为缺乏,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研究如何实现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国内不少高校在以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成果奖、课题研究等方面卓有成效,围绕“三寓三式”“五项负面清单”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三式”不断提高和完善[2]。然而,尽管高校都十分重视课程思政,但课程思政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者未达成课程思政思想共识

要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自上而下贯彻,不可单独行动。可现实情况是,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处于分割的运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部分,一般由单独的部门或者学院承担,形成了“思政教育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的思维定式和育人上的“两张皮”。很多专业负责人和教师对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疑虑和无从下手的困境。

(二)实施者思政教育能力水平有欠缺

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以“专”为主,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术有专攻,但在政治理论素养及思政、人文教育方面从知识结构到教学技巧都不尽人意[3]。要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和专业负责人来说,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度的教育责任心和使命感,且要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能力,这样在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才可游刃有余[4]。而现实中,很多教师恰恰就是这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未能摸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短板,这些会影响教师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改革。

(三)实施过程中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充分

在管理者和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之后,还有一个协作实施的过程,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要在学校管理者的统一协调下配合做好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但目前很多高校的“大思政”舆论已经有一定的高度,协同推进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而构建“大思政”格局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停留在表面,仅仅是某些课程增加了思政的元素,甚至会略显生硬,与“润物细无声”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体系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条线的交集并不明显,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境况,在协作上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不足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并不是通用的,需要各专业任课教师不断挖掘和探索,要达到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开展,教师要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整体教学规划,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改进教学方法,并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5]。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要针对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了解学生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课程思政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采用启发、讨论、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教学具备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载体途径和教学实施过程,在课程的章节、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中无形融入,实现育人目标。作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高度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程思政研究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技双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优秀人才。除了思政课程的开设之外,学校还需要在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工作上做工作,针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部分,学校党委和教学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全员覆盖”的原则抓实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一)以教学改革和实践为抓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将工作聚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教学改革和实践为抓手,以点带面,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痕”融入教学全过程,同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不断推进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学习探索客观规律,尊重遵守客观规律,专业课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课程中应该自觉承担起德育的教学任务,用情景化、形象化、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法开展快乐教学,在“汤里放盐”的基础上“加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展示设计课程讲授关于小饰品置物架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嵌入自强不息的教育元素。在性别主题置物架设计课程讲授中,培养学生对自己性别的正确认识,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要拒绝性别歧视和偏见,保护自己,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学会感恩,学会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做到自强不息。在讲授关于收纳柜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嵌入爱的元素。爱的内涵很丰富,教师借爱的主题教育学生爱国、爱家,拥有爱的情怀。在产品设计中嵌入老人、孕妇、儿童等不同收纳需求,引导学生创造可以适应家庭特殊群体的身体和情感关怀的产品,将对生理上的关怀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上凸显爱的元素。在讲授关于橱窗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嵌入爱校元素。爱校是一种美好的内心情感,嵌入知识、青春、梦想等橱窗设计,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完善自我,升华人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在青春橱窗设计课程讲授中,通过分享优秀校友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增强健康生活意识,把握住美好而宝贵的大学时光,努力奋斗,让青春无悔。在梦想橱窗设计课程讲授中,通过分享爱马仕橱窗设计的成功之道,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担当时代责任。在讲授展厅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嵌入爱国元素。爱国是中国文化的底色,嵌入中国色、中国汉字、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展厅设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可以唤起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增加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团结,提高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中国梦铸造者。在讲授展馆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嵌入爱党元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思政教育关系到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结合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数字创意,课程思政教育信息化,学生在学习探索和交互中边感受趣味边学习党政文化知识,积极培养优良的品质精神与党性作风,寓教于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此激励每位同学牢记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报效国家。

(二)以培训不断“营养”课程思政改革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为何开展课程思政和如何开展都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为了保障和促进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邀请课程思政领域有研究成果的专家来校对教师开展培训和辅导,让教师们不断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式,学会课程思政显性隐性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方法。专业课和基础课是实现隐性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任课教师是隐性思政教育的主力,如何把思政元素渗透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作用,具体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学校教学相关部门围绕课程思政开展的情况及未来工作的需求,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营养”。

(三)以项目引领课程实现课程思政教育

寻找课程中的典型案例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第一步,在思政教学改革的大方针政策下,启动立项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能达到树典型、创模式的效果。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期,学校立项了首批校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配备专家进行课程建设指导,项目建设小有成效。学校借助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训课的‘课中课’同向同行模式创新与实践》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成果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思政”国家教学成果奖(Z-2-2018152)应用推广工程)推广契机,组织了一支课题研究队伍,针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从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的角度进行后续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解决如何结合专业建设背景及服务工作岗位群情况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实现培养德技双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最终目的。

基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国家教学成果“三寓三式”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我校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展示设计课程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专业课程思政“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爱己”的“五爱”教学改革模式的新突破。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划分小饰品置物架设计、收纳柜设计、橱窗设计、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五个教学情境,其情境设计通过与“五爱”的元素结合,很好地融入了课程思政要求,加强和推进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三、结语

在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陆续突显。因此要针对问题的分类找到典型的、可借鉴的解决办法尤为关键。各专业教师在研究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围绕课程培养目标及服务工作岗位群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教学要点与课程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对应融合,明确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载体。准确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实现,这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和难点。由于专业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短板,需由学校行政部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专业学院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师能够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加强合作,以便于准确地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3063.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