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新闻写作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基于任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随着融媒时代的发展,“真实性”“文学性”兼备的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业界和学界呈现出勃兴态势。将非虚构写作融入高校新闻写作教学,有利于适应当下媒介环境,优化教师教学效果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逐渐兴起。《韦氏词典》将其定义为“一种关乎事实或真实事件的写作”[1],又被称作叙事新闻、文学新闻,是一种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文体形态。特别是随着融媒时代的到来,非虚构写作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诸如《新京报》“剥洋葱people”、腾讯“谷雨实验室”、界面“正午故事”等,不断涌现出广受读者青睐的优秀作品。

面对媒介生态的嬗变,高校敏锐地对其教育模式加以调整重构,将非虚构写作理念引入课堂教学。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国外创意写作成果丛书,用于文学创作和自学指导,掀起了“创意写作”的热传播[2]。上海大学等高校专门增设了创意写作的学科专业,并在文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专业开设相关课程。不少高校教师亦开始探究新闻学视域下的非虚构写作教学模式。如南京大学庄永志教授针对新闻专业研究生开设了“非虚构写作训练工作坊”,并建立了由题材、采访和叙事组成的系统性授课模型[3],以提高学生的非虚构新闻写作能力。深圳大学在新闻专业引入毕业设计模式,通过学生的非虚构作品考察其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围绕这些作品,深圳大学新闻系编写了应用型方法论教材《新闻专业毕业设计》,并将优秀的毕设作品编录成《新闻的名义》三卷,立足学生视角展开对人文、社会和前沿的观察。

由此观之,随着媒介生态的转变,非虚构写作已开始融入高校新闻写作教学。笔者拟以媒介环境作为分析背景,重点观照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教学环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从微观情境入手,旨在探寻非虚构写作与新闻写作相契合的教学模式。

二、非虚构写作融入新闻写作教学的现实诉求

(一)媒介环境的宏观视角:非虚构新闻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人价值度

在新媒体平台飞速发展的同时,媒介乱象也层出不穷,如有的微信公众号,一味追求流量经济,炮制出许多内容虚假、表达夸张而煽情的“爆款”流量文章。随着用户媒介素养的不断提升,此种写作手法亦逐渐受到大家的抵制。

在这种媒介环境中,用户更希望看到的是还原真实可靠、洞察深入内里、折射社会动态的新闻报道。因此,在新闻写作中一是要坚守真实性、客观性原则。二是要注重故事化叙事技巧,激发读者阅读热情;体现人文关怀,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及问题反思,这就体现了非虚构新闻写作的优势与特长。另外,媒体平台亦致力于培养非虚构写作人才,例如真实故事计划发起非虚构写作大赛,并推出“作者孵化计划”以塑造写作者个人品牌,探索真实故事的价值延展。因而,高校将非虚构写作融入新闻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及叙事能力和技巧,使之提早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教学环境的中观视角:非虚构新闻写作元素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度

传统的新闻写作教学更多地是讲授书本上刻板的理论知识与老旧的案例,与新时代脱节。面对程式化的教学内容,学生自然难以提起兴趣,对于采访写作任务草草完成,作品达不到应有的深度。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及方式更加符合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规律,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心理,使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师生的互动中进一步加深对采写规律的理解和感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故事化新闻写作元素即成为题中应有之义。非虚构写作独有的选题视角、叙事模式、情节设置及人物塑造等文学手法的运用,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体悟讲故事的技巧。而真实动人的故事本身,也会激励学生基于个人兴趣采访相关对象,记录真实故事,挖掘深刻内涵。

因此,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非虚构故事化新闻写作教学模式,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使教学过程及效果得以优化。

(三)学生受众的微观视角:非虚构新闻写作训练有利于提高社会认知度

非虚构新闻写作要求首先是真实性,其故事根植于现实土壤,折射社会万象,可以说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走近世界、认识世界的途径,从而使学生观察社会的视野更为开阔,视角更为多元,体味更为深刻。其次,非虚构写作尤为强调写作主体的“在场”和“行动”,强调写作主体对国家、民族、民众命运的关切、介入与担当,对现实生活有“深入的考察和体验”[4]。在采写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故事中的关键细节入手,透过故事现象从多角度、多层次审视事物本质,努力挖掘背后所存在的意义和内涵,并对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加以批判性的反思。因此将非虚构写作融入新闻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感知力、思考判断力及共情力等,特别是在培养新闻学子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人文主义关怀方面大有裨益。

三、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事实上,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非虚构写作较难把握。笔者曾向我校新闻传播专业的308名学生发放相关问卷,主要围绕非虚构写作能力、训练经验及阅读篇目三方面展开“非虚构写作情况调查”。通过对回收的275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存在一致性问题:一是非虚构写作能力亟待提升。大部分同学表示非虚构写作能力一般,39人(14.2%)认为自身能力较差,28人(9.1%)对非虚构文体不甚了解。二是非虚构写作训练经验匮乏。只有91人(33%)在课堂上接触过新闻特稿的相关知识及作品赏析,但均未进行过写作实践演练。三是非虚构作品阅读量少而窄。在填写“阅读过国内外哪些非虚构写作或特稿作品”时,59人(21.4%)提及《永不抵达的列车》,98人(35.7%)提及《看见》与《包身工》,仅有49人(17.9%)读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举重冠军之死》,对于国外的优秀作品仅有39人(14.3%)有所涉猎。综上可知,在非虚构写作方面,学生在概念认知、文本接触及写作经验上存在不足,这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最终完成的非虚构作品是检验教学效果最好的试金石。笔者自设立“非虚构新闻写作训练工作坊”以来,共有我校2017级至2019级三届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学习,在提交的非虚构作品中,仅有极少数作品大体符合非虚构写作的文本范式,其他作品对比非虚构写作特征及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如选题过于窄化、采访不够深入、叙事有所欠缺。

学生作品的反馈也暴露出教学设计的问题所在:(1)非虚构阅读作品题材有待扩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阅读的非虚构作品,一是国内外作家的经典代表作,二是新媒体平台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基于人生阅历丰富的作家视角,或基于采写经验丰富的记者视角,学生在研读过程中能够开拓多元视角,模仿写作技巧,但在自己动笔时,却又囿于自身社会阅历少,新闻敏感度低,造成选题窄化。因此,应选择一些学生视域有所观照的题材作品,给予学生更多启迪。(2)非虚构写作训练中对采访技能的锻炼有待加强。在原有课程设计中,涉及对学生采访能力训练的仅有情景模拟一项,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难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因此,可利用好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或前往某处,掌握采访前观察、采访中提问倾听与记录等技巧。(3)非虚构写作叙事结构与方法教学有待深入。由于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的写作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因而新闻专业的学生难以熟练掌握其中的技巧并灵活应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非虚构写作叙事结构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带领学生从多个维度对作品的逻辑进行梳理分析,在帮助理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自身作品的框架结构。

四、基于任务驱动视角下的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对原有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设计的反思,笔者构思了一种“任务驱动—过程管理”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即以“任务驱动”为核心,“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密切观注学习和反馈环节,完成全面指导(见图1)。 图1“任务驱动—过程管理”教学模型  下载原图

(一)任务驱动:“有的放矢,厚积薄发”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即让学生围绕教师前期制定的任务展开学习,并能在任务动机的驱动下,积极利用相关资源进行自主探索、互动协作式学习,最终以任务完成的结果来检验、总结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应在课程伊始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总任务———学习掌握非虚构写作技巧,确定选题后锁定故事人物进行深入采访、观察,通过故事化叙事方法,完成一篇高质量的非虚构作品。其次,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综合来看,其主要包括新闻价值判断力、采访中的突破力,采访中的细节抓取力、直接引语运用力,以及后期写作中的场景还原力、安排稿件结构的能力、标题和导语制作、语言运用力等[5]。对此,教师应根据能力目标对总任务进行分解,循序渐进地进行任务布置与训练,并敦促学生课下自主阅读相关的非虚构作品及学术论文,从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实现自我提升。

(二)案例引导:“循循善诱,择善而从”

非虚构新闻写作模式构建与路径实现——基于任务驱动视域

非虚构新闻写作第一步就是选题的确定,为了改善学生因社会经验少、阅读体验少、新闻敏感度低而导致的选题过窄问题,教师可在大量国内外优秀的非虚构作品中,甄选适合教学情境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

1.推介泛读素材,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可根据非虚构作品的国别、篇幅、平台等不同分类制定推荐阅读文本清单。在长篇非虚构经典作品中,国外杜鲁门的《冷血》、国内钱钢的《唐山大地震》等均具有深刻的意义价值。《冰点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等传统媒体,“谷雨故事”“正午故事”“剥洋葱people”等新媒体平台上的许多优秀非虚构作品,亦值得品读。

除名家名篇外,还应选择一些选题深刻的学生作品进行推介,启发同学们以学生视角观察社会,并找到富有意义的选题。深圳大学《新闻的名义》、云南大学《新闻周刊》等,均为很好的教学案例,其选题涉及“少女妈妈”“健康试药人”“老年人的性与爱”“随子女进城的异乡人”等,不论是选题的新颖度,还是问题指向的深度,都能给学生以新的启迪。

除公共选题外,个人选题亦是一大引导方向。正如“真实故事计划”所言,时代潮涌,你我都是“当事人”,我们共同经历着各种核心事件,时代镌刻下集体记忆的同时,也包含着每个人自身的情感记忆。当事人叙事的非虚构作品,能启发学生基于当事人视角,通过个体叙事呈现个体与时代的张力。

2.甄选精读文章,深度剖析讲解。

“新新闻主义”之父汤姆·沃尔夫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6种常用手法,分别是:设置戏剧化的场景、充分记录对话、注重记录情形的细节、观察的角度多元化、内心独白、合成人物性格[6]。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精读,串联起相关的场景及细节,分析人物对话及性格形象,一来为学生理清叙事逻辑,总结故事如何延展;二来将实例与理论进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非虚构写作叙事能力及审美力。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非虚构作品进行分析与仿写,以强化非虚构故事化叙事思维及能力。具体的叙事结构分析法如“叙事弧分析法”,按照“告示牌—路标—果壳段—关键时刻—叙事和分析相结合—结尾”搭建叙事链条;“五度卡位分析法”从时代、期限、地点、冲突及人性五个角度切入,既包含了对时空背景的宏观观照,也涉及了对事件、人物的微观考量。

(三)情景模拟、头脑风暴:“文思敏捷,倚马可待”

情景模拟法与头脑风暴法相结合,旨在通过模拟新闻采写现场,培养学生快速进入采访状态确立在场写作思路的能力。作为正式采写前的实际演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适应采写环境、提升采写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某次课堂训练为例,假定学生身份是一名环境调查记者,需要调查当前某地水污染与雾霾污染的治理情况,让学生思考10分钟后确立采访写作思路并进行发言。发言要领包括采访对象、采访问题及采访目的等,以锻炼学生的采写思维。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优缺点总结及点评,并有针对性地延伸到写作技法上,引导学生建立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正确思维方式。如有的学生将采访对象定位于水泥厂工作的工人、售卖防霾口罩的商贩,这时就可以提炼出非虚构新闻采写的一个技巧,即“将个人境遇与写作主题———环境治理相结合,突出主人公人物的两难境地”。另外,教师亦可选择有价值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按照非虚构故事化写作的模式,快速对文章结构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这种头脑风暴以及实时反馈,不仅能快速激活学生的采写思路,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互动交流。

(四)实地采访:“脚踏实地,厉兵秣马”

在学生了解新闻采写知识与技巧等基础理论后,就需要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人,甚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观摩采访,将新闻课堂延伸到相对陌生的现实世界,让学生去接触现实世界中更多的人,挖掘真实的故事,学习真正的新闻写作本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与专业相关的人员为同学们开展讲座。笔者曾邀请业界记者,结合自己的采写经历介绍实战经验和技巧,如“闪回”“复调”等。学生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有机会了解从业记者的采写故事,多一种视角去审视媒体环境。其他专业人员亦然,在带来新知识的同时,也能拓宽学生对该领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并在实际采访中学会观察、提问、倾听和记录。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听其他学院举办的讲座,并进一步对演讲者进行采写、报道。

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接触更多的社会事物和各色人物,并在活动中手把手教学生进行观察、倾听和记录,与课堂之上的教学内容形成呼应,并为后期写作积累经验和素材。为此,笔者曾联系河北省民间公益环保组织的负责人,带领2名学生代表与之共同参与河北邯钢的“绿色钢厂”体验营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各方———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人员、邯钢领导及工作人员、参观群众等,闻其言,观其行,找寻关键性、突出性细节,呈现完整的事实记录与报道。此外,民间环保公益人士在工作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一种“两难境地”,也使其成为形象立体而丰满的报道对象。

学生在经过理论与实践演练后,具备了一定的非虚构新闻写作能力,可以着手自己的写作项目。学生与教师沟通后确定选题和采访对象进行采访观察,最终形成具有可读性的非虚构新闻作品。

(五)课堂展示与评价反馈:“集思广益,尽善尽美”

过程管理的关键还在于最终的结果与反馈环节。因此,可围绕“讲好故事”这样一个中心任务,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组织讨论等方法提炼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在学生展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新样态,自主选择运用图文结合、PPT、视频、图表、H5等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新闻编辑课程所学知识制作报纸样刊,既锻炼了专业基本功,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从而打造出文质兼备的非虚构作品。同时,学生应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选题缘由、故事人物背景、采写过程等相关内容,方便大家的理解和交流互动。

教师针对故事结构、关键细节、形象塑造、语言运用以及作品形式进行逐一点评,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不足和改进方向,不断引导学生去寻找新闻中能够打动人心的画面、声音和细节。然后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采访,最终形成自己满意的作品。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投稿,包括“谷雨实验室”“真实故事计划等”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校报等,参加非虚构写作大赛,让学生收获新闻传播中的成就感。

五、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学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让其掌握基础的写作能力,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在课堂中融入新的元素,以适应当前的媒介环境,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所构建的“任务驱动—过程管理”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旨在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依循“选题—采访—叙事”的过程逻辑,综合多种教学方法观照各环节:在选题上,通过理论知识的阐述,结合典型作品的学习,让学生对非虚构文体形成认知与把握,熟悉并研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及技巧;在采访上,通过课上模拟及课下实操,结合老师在场指导,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采访技巧,挖掘关键细节;在叙事上,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经典结构的仿写,写作训练的打磨,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叙事能力。总之,非虚构新闻写作教学,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融入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感悟和情感,成为培育大学生新闻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新载体。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2563.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