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小学教育中。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学科,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已经被



传统的小学教育注重对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的培养,但是这种教学重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科学教育已经成为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启蒙科学思想的常识性课程,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技术手段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方向。虽然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挖掘二者结合的不足,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实现有效结合,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1.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结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科学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启蒙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科学意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小学科学是自然、物理、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体,收录了大量的科学和自然的内容,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理解能力的偏低,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能形成很好的认知。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科学、直观的理解社会,同时增加科学教学课堂的趣味性、科学性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可以很好的解决科学教学中的难题,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演示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并不是机械的结合,而是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巧妙的将信息技术融合进去,同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符合本阶段学生学习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以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只有将二者实现有效结合,才能制作符合科学发展并富有生动性、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科学意识和创造能力。

2.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现状

(1)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已有一段时间,而信息技术的内涵非常广泛,不单单只包括教师常用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一种。多媒体作为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许多老师停留在只利用这一种方式,对信息技术利用的不充分,缺乏创新性,降低学生上课的新鲜感,影响了科学教学的效率。单一的科学教学技术手段,容易使教师只讲授课本知识和教材内容,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照本宣科式的“推送”给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反而被动的接受,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降低,阻碍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违背了科学教育的初衷。

实际上,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和手段非常丰富,多媒体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像利用网络进行搜集相关资料也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网络课程、微课堂的应用也在不断兴起,如何将这些技术合理、恰当地运用到小学科学教学中是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新时代浪潮的推动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来丰富我们的课堂和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课本知识较为枯燥和单一,加上如今小学生对自然、生活没有丰富的体验机会,使学生对老师讲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到位,利用网络技术的海量信息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获得大量的科学信息。

(2)教学设计不科学。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是老师课前准备教材和教案,设计整堂课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搜集有关信息,在课堂上以图片、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同学演示科学现象或者科学原理。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与科学教学结合过程中,要注意技术的应用和切入点是否合适,是否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作为小学科学教学,整堂课程应该是具备逻辑和条理性的,是发现现象、解释现象和实际应用的综合过程。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在鼓励学生动手实验的方面明显不足,整堂课程按部就班,教学逻辑不够严密,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的兴趣点也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现象的思考和探究。

3.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现状及问题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1)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为科学教学提供海量的信息和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小学科学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由于科学教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老师在课前应该做好教学设计,从上课开始就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课程教学节奏,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科学教学可以衍生出新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些新的方式更加引人注目,更能引起学生关注和兴趣,符合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以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我的水钟》为例,本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时间,并引导学生使用流水计时方法进行探索,使学生自己设计“水钟”,亲历自制水钟的全过程,让学生感知控制水滴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在课程设计中,教师经过课堂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自制一个计时10分钟的受水型水钟,并鼓励学生制作固定速度滴水的滴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在课前应用网络技术搜集相关的水钟样式和设计方案,鼓励学生自制水钟,并以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入学生自己对实验的解读和问题的思考,在课上以短片的形式播放,引发全班学生的共同思考和探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扩展科学资源。科学的目的在于发现事物、理解事物、应用实践。小学科学教学任务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加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以及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教师组织教学。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是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结合体,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结合,能让学生摆脱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同时,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意识和精神。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3014.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