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更直接贡献于国家竞争力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压力。为回应这一挑战,许多欧美国家把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确立为主攻方向,引发了人才培养目标、理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不同时期,就业力的含义和研究视角也各有不同[2]。就业力是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其本质是“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即就业力是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3]。Harvey于2000年提出就业胜任力是大学生所展示的雇主们所期望的在将来的岗位中有效工作的行为特征[4]。何勇认为就业力是直接决定大学生就业率的一系列知识、技术、人生观、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的总和,并不是仅仅涉及单一能力[5]。就业力是个体实现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就业的能力[6]。这一定义虽然具有抽象形式完整性,但它实际上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大学生的就业水平要受到区域、国家乃至国际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关键性影响,而不仅仅是能力问题[7]。就业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不仅表现为个体能否满足特定岗位要求,而且取决于如何超越其他为数众多的求职者。许多雇主的招聘决策并非完全建立在客观能力评估基础上,雇主往往对某些专业、学校或具备某种背景的毕业生有偏好,从而使另外一些能力相当的毕业生处于系统性劣势[1]。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力是大学生具备的个人素质、附带属性和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总和。

■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因素

雇主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评价除了与学生自身条件相关外,还要受到学历、毕业院校等信号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等外生因素影响[8]。加拿大政府于1992年出版了《就业力素描:加拿大就业人口的必备能力》报告,其中将就业力分为:学术能力、个人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三大方面,并细分为许多项目。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力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2]。在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方面,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相关专业证书,其次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这说明相关证书仍然是表征一名大学生专业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大学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不断获得各种专业资格证书仍然是极其重要的途径[9]。在实践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经历,其次是赢得他人信任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的调查结果来看,用人单位在选择一名符合他们要求的大学毕业生时首要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其次为实践与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和个人特征[9]。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认为就业力由学科理解力(SubjectUnderstanding)、个人特质(PersonalAttributes)、从业技能(Skills)等三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10]。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影响就业力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附带属性和社会资源。个人因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特质方面的因素;附带属性主要是指那些不由大学生本身控制的,却又构成了大学生自身属性的外在因素,例如毕业学校、出生地、母语、成长经历等因素;社会资源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际关系、从业经历、财务资源等,具体影响因素见表1。

表1所示就业力影响因素,大学生个人因素中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因素以及社会资源属性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和改变的。个人因素中的个性特质和附带属性是较难通过个人努力改变的。 表1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表    下载原表

■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

根据表1可知,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因素既包括可控的方面,又包括不可控的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力提升策略主要是针对可控因素方面。

(一)从学生层面来看

1.提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区别于其他就业人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优势。提升大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也需要学生主动适应国家和学校的要求,调整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改革学业评价体系,提升所教知识的正确性、准确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学生需要通过辅修、读书和自学,不断提升知识的广度,挖掘知识深度,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理解。在互联网+教育和国家一流课程迅速发展的时代,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获取途径越来越便捷,学习资源不再是学习的障碍,学习动力、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成为知识学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提升职业技能和素质

技能是大学生所具备的完成某项特定工作的技术,技能高低主要体现为完成特定工作的速度、精确度、熟练度。从某种意义来说,技能是大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大学生应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就业方向相关岗位的任职资格、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潜能和不足,考取职业证书和相关的技能证书,提升用人单位对自身所具有知识和技能的认可程度。在有效人员素质测评工具短缺的环境下,证书依然是衡量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重要参照,也是许多单位招聘员工的硬条件,是否拥有某些证书是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企业筛选员工的第一道门槛。在此情况下,大学生拥有更宽多样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其可以有更多选择,并提升就业成功率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职业能力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能力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完善,这些能力是基本的职业能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和理解的层面上,更要学会批判、创新和应用。要将学习重心从记忆和理解转向解决问题,特别是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持续改进工作的能力上来。

3.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每一方面的特长和优势都是提升就业力的基本因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团结精神、协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大学期间要通过参加学生会、班干部、社团、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社会兼职、体育活动等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岗位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协同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但是,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并不是参加的活动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个性特征、就业方向、个人偏好等选择合适的活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是盲目的,既要注意发挥个人优势,更要注意弥补短板,挑战自我。

(二)从学校层面来看

1.调整培养方案更新课程知识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能有有效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设置中要关注新技术、新市场、新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新的课程,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同时,要持续更新课程知识,在课程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更新知识结构,将社会急需的知识纳入课程内容,将已经落后的不适应发展的知识从课程中剔除,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和准确性。培养方案不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课程知识陈旧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快改革,要做先进知识的引领者和传播者。

2.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学方法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而存在的。所以,教学方法不是针对课程的,而是针对知识点,针对教学内容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知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新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一些高校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是盲目的,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忽视了改革的目的和出发点,导致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近年来,新工科、新文科得到蓬勃发展,对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多数学校多数专业还没有进行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加快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将产教融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面向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人才链的作用。

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因素出发,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为目标,从大学生和高等学校两个层面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本策略。

3.将就业力的培育纳入课程设计

高等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其出发点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施多年来,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两门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不够的,每门课程都要将就业力培养纳入课程目标和课程任务,每个活动都要将就业力培养纳入活动目标和活动任务。专业课程对于就业力培养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金课,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专业活动对于就业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通过丰富学生经历提升学生能力上,要关注为学生提供组织活动、协同工作、创新工作、解决矛盾的机会,让学生在工作与活动中得到锻炼。

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2994.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