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地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及自然观。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与总结,通过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研究学习,学生能够仔细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实践操作,从而提升自身综合实践能力[1]。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与学术研究相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实践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其学习创新能力。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点攻克学习难关,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解决地理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使学生树立地理学习意识,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创新思维及学习方式

在地理教学中,要想引导学生应用研究能力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难题,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调用脑海中储藏的各类知识点,如此才能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在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才能梳理知识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吸收,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导致部分学生即便学习了很久的地理知识,仍旧止步不前,给地理教育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没有兴趣,对地理知识感到十分迷茫。

教育的实质不仅仅是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地理属于实践类课程,因此,教师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效融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当前大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仍机械地为学生讲解地理理论知识,并未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机械地摘抄概念,无法提升地理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确保班内学生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班内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此时,教师必须一视同仁,既要关心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也应当了解学生的近阶段发展情况。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探索,可以为学生筛选具有典型意义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通过实验结论及论证等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增强其学科核心素养[2]。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需求,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并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质疑精神。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有效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并未完善,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学生研究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时,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先分析主要问题,再进行逐一突破,从而有效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

2.鼓励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教师只有增强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持续探究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3]。但是要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思索,在掌握基础的地理专业知识后,再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教学“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这节内容时,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再让学生收集地理数据,展开地理猜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了解未来的学习发展方向,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树立科学探索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地理教师应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但是部分学生经常找不到研究主题,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研究主题时,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题研究。但是如何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感兴趣和缺乏的知识点。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学习“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这节课程时,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现状,以及人口增长会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等各种问题的出现后,会认为本节课堂的任务已经完成。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人口增长率是多少吗?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率有怎样的变化呢?”教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上来,这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树立科学探索精神,对地理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从而增强其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研究问题,分析研究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当前地理书本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将所学到的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经验有效融合,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4]。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状态及学习能力,通过采用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将实践环节和科研活动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研究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应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鼓励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效解决各类问题,使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实践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地理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拓宽第二课堂。学生在观察实践过程中,能够对图表材料和地图知识进行分析,了解图文资料的要求及内涵,从而获得感性素材。此外,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智力活动,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感性体验,并将感性思维逐步转化为理性思维。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是以图表教学为中心,因此对各类图表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直观的图表材料,潜移默化地将丰富的地理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自主地收集与地理信息相关的数据和资料。

5.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5]。由于人类的生产和发展与地理学知识点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加之当前环境问题及人口和资源问题十分严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地理学习及研究方法,并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探索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探索,学生能够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及理论知识,形成以实践探索为中心的科学精神及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学科综合理解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学习,通过研究学习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同时,教师应创造出与学术研究相类似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并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2438.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