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品味

学术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从“火柴盒”豆腐块”起步我原是搞林业技术的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年原单位领导看我还能写点材料要我兼职本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自此我的业余生活就由谈天说地、游玩消遣转为从

(接上页) 从“火柴盒”豆腐块”起步

我原是搞林业技术的,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1979年,原单位领导看我还能写点材料,要我兼职本单位的新闻报道工作自此,我的业余生活就由谈天说地、游玩消遣转为从事新闻报道了。起先,由于尚未“入门”,稿子质量差,很少被报刊采用。后来,我多次参加了安溪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站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并在老行家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了新闻写作的些基本知识。随后,稿子常见于报端,尽管我的“铅字”作品最先只是“火柴盒”“豆腐块”一般大,却给我树立了坚定的信心。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现已在新闻生涯上迈出值得欣慰的一步。1990年被省内外50多家报刊采用的稿件达270篇。1987年以来,累计采用的稿件共有1000篇左右。有28次被省内外报刊授予积极或优秀通讯员,被评为县宜传报道广播宜传、信息、调研工作积极分子或先进个人,还有一些科技学术论文获奖,受到表彰鼓励。

新闻采写与实践活动,增强了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业务知识水平。几年来,我不仅学会了采写新闻、通讯,还基本能把握信息,调研文章,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被报刊杂志采用的调查报告、科技论文、通讯、专访等稿件近百篇,一些有价值的文章还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湄洲湾南岸的惠安南埔、后龙两地,1984年和1985年遭到秀屿拆船厂污染,经省有关部门裁决处理赔偿,但迟迟不能落实兑现。1988年底我发了一篇群众强烈呼吁依法是近泉提碌碌无为。我想:自己总比那些八小时之外沉湎于吃喝玩赌无所事事的人有意义得多。

回味我的第二职业,确实是在苦中熬过的。白天要下乡,考勤一天不能缺,写稿只能是业余时间。为了写稿,电视、电影少看了,节假日也少了,有时连个人的卫生、衣着、外表也无暇顾及。记得有一次,正逢农忙“双抢”,因写稿未能帮忙家务事,老婆生气了,撕掉我的稿子。我不甘示弱……闹得她去娘家好几天

鲁迅说过:紧张令人感到自己生命的力。写稿是我的第二职业,这职业使我尝尽了人间辛酸苦辣,但当我看到自己的文章登在报上时,顿时感到甜蜜与欢愉,这也许是外人所感受不到的。

(载福建广播电台《通讯员之友》1993年2期,中国林业《編通之友》1993年2期,《百源月报》1993年10月刊)处理此事件的稿子,引起了(中国法制报》《中国环境报》的重视,翌年两报联合派二名记者专程深入实地调查,并走访了省、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謦促此事件依法处理赔偿,终使这起拖延四、五年的污染案得以终结。

十多年来,我深深感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要有同行的指教,要持之以恒地刻苦耕耘,而且不要厌弃写短文章。没有“火柴盒”“豆腐块”的伊始,我就没有我今天的丰硕收获。

愿爱好业余新闻报道的习作者、热心人,不妨从“火柴盒”豆腐块”起步。

(敢福建日报《通讯往来》1991年11月20日,福建支部生活《党刊通讯》1992年2期,中国林业《編通之友》1992年第3期)

文抄公最没出息

提起“文抄公”,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那些抄袭文学作品的人。殊不知,时下还有一种专门抄袭新闻作品的“文抄公\"。

听说有这么一位“高产”通讯员,其新闻作品一直不断在外地报纸发表。诀窍何在?据知情者透露,这位通讯员的拿手本事就是把本地报纸上别人写的新闻抄一抄,或者改动几个字调换一个标题,便署上自己的姓名,寄往外地报纸,以求名利双收。类似这种文抄公,在新闻界记者之中也屡见不鲜。

新闻报道是项非常辛苦的工作,要写好一篇新闻作品,不仅要善于发现报道线索,还要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反复核对事实。到了编辑部,又要几经修改、核审,才能见报。可以说,每篇稿子即使是“豆腐块”,也要付出辛勤劳动。坐亨其成、直接“翻印”别人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其实就是一种剽窃行为

文抄公”最没出息,即使能得逞一时,但终究还是要败露的。事实上不是常有“文抄公”被曝光吗?当通讯员,不能走“文抄公”这样的捷径,当记者更要深入实地采访,切勿贪图安逸靠通讯员采写送稿,当闭门改稿的文抄公。

(載《厦门日报通讯》1993年3月第2期)263

是近来浇

温故而知新

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读过的书籍,重新再读,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推进思维,受到新的启迪。

宋朝有个读书人陈正之,博览群书,结果边读边忘,一无所成。为此,他请教大学者朱熹。朱熹告诉他一个记忆绝招,即读书时不要贪多,每次读50个字,连读几十遍,每遍皆用脑思之。从此,陈正之按照朱熹的指点认真读书,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竟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读书,需要反复阅读,温故知新。读书是这样,读报也是这样,走马观花式会一无所得。笔者在读报时,凡报上较好的文章不烦多读二、三遍至数遍,推敲他人的标题、导语、主题写法及角度等。许多好的文章还剪贴归类起来。其次,对自己发给报社的每篇稿子,务必留有底稿以便存查,或与报刊采用稿比较,从编辑那里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一段时间,逢偷闲时再拿着报刊采用稿与自己的底稿来看看,加深理解,起着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再一次从编辑那里学到新闻采写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多年的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温故知新的道理,读书读报撰稿温故知新益处多。

(载福建支部生活《党刊通讯》1992年第11期)

自动降重    文章查重    论文在线查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697.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