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丽小传

学术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刘艳丽年生北京市人。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曾当过农工、教员、出纳、文书。年选送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研究室工作。年月调

(接上页) 刘艳丽,1951年生,北京市人。1969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曾当过农工、教员、出纳、文书。1974年选送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出版局版本图书馆研究室工作。1978年6月调至中国青年出版社文学编辑室(1993年改为工具书编辑室)从事编辑工作至今,编龄17年。现任该社副编审,工具书编辑室主任。

她从事编辑工作17年来,共处理书稿百种以上,累计3000余万字。其中自己责编的图书有6种曾7次获国家级、省部级优秀图书奖:《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于1988年连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图书奖和首届全国希望杯优秀图书荣誉奖;《青年与美学》于1989年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读书评书活动优秀图书提名奖;《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于1987年获首届青年之友优秀图书责任编辑三等奖;《历代寓言选》于1994年获全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古籍整理)一等奖。《议论文写作技巧》于1992年获黑龙江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文史工具书手册》于1982年获北京大学首届科研成果二等奖。此外,达成对外版权贸易的图书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世界文学名著诞生记》等成日文或以繁体字版在日本和台湾出版。1982年我加入了江苏作协,1985年加入中国作协。

我的创作纯粹是“业余”的。窗外月白风清,屋内烟雾腾腾,在书桌前我不知熬过了多少个深夜。自1988年以来我完全停止了创作,文学室超负荷的工作量容不得我继续写作,有朋友为之婉惜,有人喟之“牺牲精神”,其实我内心极平衡,在个人创作上虽然有了损失,但在编辑工作中我却获得了丰硕的收成。

有一件值得我自豪的事是,1993年5月我被南京市民投票推举为“南京十大杰出青年”,为我的40岁画上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句号

刚过不惑,前程漫长,机遇和挑战时时在召唤和考验着我。我想我应该勇敢地去设计和描绘明天的蓝图,力争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她一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出版方针,遵守出版法规和编辑职业道德。从事编辑工作17年,编辑出版了一大批好书,未曾出版过一本坏书或不合格的书。编辑的书稿主要是中国古典文学、文艺理论、写作欣赏、艺术类读物和工具书等。她在工作中一贯重视书稿质量,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力求出版物有利于青年读者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实践中,她积累了许多编辑工作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具体表现在:

1.善于发掘和策划优秀图书选题,具有处理那些规模大、字数多、版式复杂的书稿的能力在担任编辑室领导工作期间具有较强的判断书稿和复审书稿的能力,成绩突出。如《中国书画鉴赏辞典》是一部近百万字的工具书,收有古代绘画、书法精品1246件,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要求责任编辑具有一定的书法、绘画知识和历史知识,并有驾驭全书稿的能力,而刘艳丽同志从书稿策划到责编全过程完成的很出色。出版后在一年内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性优秀图书奖,这充分体现了她的编辑业务水平

2.注重书稿质量,所责编的图书重印率高近些年在图书印数萎缩的情况下,她责编的图书重印率高达90%以上。据近6年统计,即有34种40次重印,创利85万余元。如邀请国内一流学者季羡林、吴组缃、公木等编选或撰写的《历史小说选》、《历代寓言选》、《历代书信选》《中外文学书目答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等书,不断重印,有的多达1版6次。又如《议论文写作技巧》、《西方现代派美术》《世界文学名著诞生记》等书,都是当年初版,当年再版,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再如《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一书,连同修订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共重印13次,累计数高达95万余册,是学术著作中罕见的记录,从而体现了刘艳丽同志为实现两个效益所作的努力。

61



3.热爱编辑工作,有敬业精神。刘艳丽同志工作勤奋,勇于创新,善于动脑筋,又肯于吃苦。十多年来,她严格遵守出版法规和编辑职业道德,从不患得患失。为了编辑出版好书,勤于了解出书情况,密切注意学者写作动态,对重点书稿全力以赴,一抓到底。1986年获悉《中国书画鉴赏辞典》编者业已定稿,正在选择出版单位,而数家出版社已在争夺出版权,刘艳丽同志放弃节假日,多次登门约稿,经一再争取,终于感动主编,将数十斤重的文字稿和图片抱回社里。为争取按时出版,在繁重的编校过程中,她每天都是工作十几个小时。难怪该书的主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他(她)们的真诚合作,认真负责、讲求信誉与效率的工作精神和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5月,为该书修订本(由小32开单色改为16开彩印)的重印工作,不顾前一天突患急病的严重情况,第二天即坐火车去上海处理开印前的准备工作。

工作之余,刘艳丽同志还参与了《香港中文基础辞典》(繁体字本)等工具书的撰稿工作,并在报刊上发表介绍自己责编的书评几十篇。



刘野小传

刘野,1957年生,长春市人。1973年毕业于长春外国语学校俄语专业,经下乡劳动锻炼,返城后在长春光机学院图书馆供职,197年考入吉林大学外语系俄文专业学习,1982年初毕业后参军从事翻译工作,1988年转业调入吉林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至今。现任该社辞书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汉语、俄语功底,粗通中国历史。经过几年的编辑工作实践,基本掌握了出版社编、印、发三个主要环节的工作技能,具备了独立策划组织、驾驭大型选题的能力。所责编的图书多为亲自策划,撰写体例、样章,确定作者,编辑加工。累计责编图书10余种,4000余万字,多次获国家、省优秀图书奖。责编的获双效益的图书主要有:《二十六史大辞典》(四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5卷,1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百法释解案例全书》(1卷);《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1卷);《俄罗斯人的生活与习俗》(俄文版,1卷,录像带10盒);《中国对苏贸易博览》(俄文版,1卷);《俄汉经贸实务词典》(1卷)等。

在担任译文编辑室主任期间,与前苏联“进步”出版社等十

论文查重什么意思    智能降重    论文查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572.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