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

降重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 创新育人方式,培养创新人才,须在认识上明确何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特质。在行动上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尊重差异,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合作办学,推动创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思考着一个问题:学校怎样培养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横向审视,日本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21世纪至今,日本出现近1年1人的“井喷式”诺奖势头。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是日本人真的更聪明,还是有什么特别的激励机制?201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顺应孩子天性,发掘孩子潜能,珍视好奇心,培养探究兴趣,发展想象力,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生长提供丰厚的土壤,这也许是当今教育应该不遗余力做的事情。深入分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提出的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点,不难发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被置于突出的地位。在高中学段,如何通过育人方式的创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成为我校近几年探索和实践的重点。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石室天府中学为例

一、我们的思考———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解

(一)何为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管理等领域中,有着强烈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鲜明荣辱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

(二)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特质

我校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在中西部地区招收首个成建制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根据实施情况和参照有关文献,我们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特质。

一是要有科学报国情怀。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人类未来发展、思想文化创新和基础学科前沿,了解国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增强使命责任,拥有学术志趣和内在动力。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二是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在学科交叉、科教融合、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学习中,有效地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能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形成“底宽顶尖”的金字塔型知识结构,有扎实的学科特长,积极进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学以致用,大胆探索基础学科前沿。

三是要有科学研究能力。包括:(1)数理能力,即形式逻辑。包括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这是我们传统上所说的理科核心能力。(2)言语能力,即非形式逻辑。指的是讲述日常生活(如公共事务讨论、报纸社论、法庭辩论等)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能力。(3)计算能力。这是在数字化时代必须具有的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复杂问题重新阐释成一系列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是要有发明创造思维。这需要有三种高阶思维:(1)设计思维,以最终产品为导向,通过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从而催生洞察力及解决方法,最后理性地分析和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2)创造性思维,核心是善谋,即善于谋划,能够针对一个问题谋划出多种解决方案。(3)批判性思维,核心是善断,即善于作决定,善于从多种可能的路径中找出一条最佳路径。

五是要有良好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人格、情商和社会交往等多个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抗压能力很差的人,或者一个情商很低的人,或者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他人交往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

二、我们的行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学校管理团队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成立了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创新教育领导小组,组建智创中心,统筹管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立学生创新联合会、教师创新协会,搭建培养创新人才活动平台;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相互支持配合,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

(二)尊重差异,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学校本着“面向全体,尊重差异,注重个性”的课程理念,立足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种关系,初步构建了“生命三态(适应—选择—超越)”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类、拓展类、探究类课程,有针对性、层次性地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图1多元课程体系  下载原图

1.编制并率先发布“学科+STICE”实施方案

“STICE”是科技创新创造教育的总称,其包括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创新(Innovate)、创造(create)、教育(education)。“学科+STICE”指“基于学科融合的科技创新创造教育”,通过学科课程渗透、专修课程学习、项目式学习、泛在学习等综合性学习方式进行的教育。

2.学科课程创新

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课程中挖掘创新元素,重构教学设计,尝试课堂变革,注重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

3.应用课程创新

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与工程、技术、艺术课程知识有机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学以致用,探索开设创新创造等应用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

小学:重在开发“学科+实践兴趣、发现问题和想象思维”课程。(编印小学一年级创新思维教材)

中学:重在开发“学科+工程与技术设计、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课程。(编印高中创新创造教材)

4.与国家课程融合

创造性地开设多元研修课程,尝试开设早培物理、早培化学、早培设计与技术等课程,设立必修课、选修课、辅修课程和自选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走班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设计课程,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和选择教师。

5.与校本课程贯通

建立重立志的德育课程图谱,重激趣的学习领域课程图谱,重挖潜的优势潜能开发课程图谱。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即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探究类课程:基础分学术类和活动类课程;拓展分怡趣类课程(兴趣、社团)和扬长类课程(学科特长);探究分研究类课程、创作类课程、鉴赏类课程。微型特色课程体现学科取向(主科)、学生取向(兴趣、能力、个性)、社会取向(品格等);创新型课程如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创客活动、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创新思维与设计等特色课程。

6.与大学课程衔接

充分整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在蓉重点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与大学课程衔接,探索引入、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对接高校课程,重点为知识理论研习、实验创新活动、扩展阅读写作等三大板块,每位学生可选其中的两块。

7.与国际课程融合

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课程,特别是针对资优生或卓越学生培养的课程及培养模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经历育人”和“体验育人”的过程中发现和认识自我,培养创新能力。

8.与区域特色结合

学校拟创设拓展探究课程,开展基于科技产业平台资源的课程化学习项目试点和应用推进工作。整合区内英特尔、华为、京东方及软件园其他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资源,建立“创新教育智库”和“创新实践基地”,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中心,开设“天府大讲堂”,开展校外实践和职业体验课程,形成学生、教授、高科技专家、家长、企业“五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网络。

(三)合作办学,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招收中西部地区首个成建制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班”以来,制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与四川大学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建立“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机制,由教授和博士生分别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方法培训,通过创新选拔机制、课程设置、课堂变革、队伍培养、活动开展、技术应用、模式评价、科学实践、研究项目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提倡学生自主研修,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创新能力。每届学生需完成56个课时,同时开展走进高新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及院士进校园等活动,让拔尖创新培养稳步有序推进。

(四)多位一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队伍体系

其一,成立石室天府创新学术指导委员,聘请高校教授、教科研专家、高科技人才、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创新学术指导委员,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践和项目研究。

其二,让班主任成为创新教育核心辅导力量。鼓励班主任将创新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玩,以开发创新潜能。

其三,推动全体学科教师成为创新辅导员。树立“大科学观”,探索各类学科的整合路径,通过“创新课堂”赛课等方式,展开教学研讨,探讨学科整合点,并分期分批选送辅导教师到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高校系统学习创新思想、方法和实践,整体提升辅导教师的创新能力。

其四,充分整合家长、专家、社会力量资源。建立了各级别专家工作站,开设“天府大讲堂”,形成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社区辅导员“五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力量网络。

其五,以智库方式整合,充分聚合高科技园区和高校资源,建立“校企联盟”,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连续培训科创教师,搭建创客空间、博士工作站、云平台等创新教育高端平台。

(五)群策群力,探索创新模式、方式

1.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人生导师和课题导师。人生导师负责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格基础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高中生活和人生发展目标。课题导师由研究性课程教师和大学教授组成。构建“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机制,为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聘请1名大学教授或科技专家为导师,指导学生三年内完成1~2个科学研究课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育、科技部门和科协提供专业指导和协调支持。

(2)加强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研究性课题学习为主,尝试自主选择项目,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拓展实验技能,养成创新能力。支持学校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自制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激发学生在更高思维层次上开展学习。探索日常分散性研究和假期集中培训、个人自主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并按要求认定学分。

(3)实行选课制和走班制。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建设多元学生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选课制度,探索“走班制”教学,允许学生多次选择和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设计课程,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量身设计课程和选择教师。

2.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1)“互联网+”模式。探索建立“互联网+教学、评价、活动、管理”的信息化育人模式。

(2)1+N模式。“1”指学科知识,“N”指创新特长。创新实验班学生不仅要学业成绩优异,而且还具有创新特长,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招生。

(3)项目驱动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确立创新项目,自主聘任导师,完成研究工作,形成创新成果。

(4)STEAM教育模式。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整合数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学科,培养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三、我们的成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初显成效

(一)学生创新成果突出

近三年,学生创新项目累计1100余项,参与学生约1300人次,获得包括省、市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奖项1220人次。其中省二等奖11人次,全国二等奖2人,全国三等奖2人。首届拔尖班粟美玲同学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二等奖,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二等奖,“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奖”(全国共10名学生,四川仅此1名),同时获得“上海STEAM云中心专项奖”(全国共10名学生,四川2名);第二届钟儒天同学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并且斩获“上海STEM云中心科技专项大奖”,代表四川省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得到认可

通过四年的实践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通过持续的训练,思维更加敏捷,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9年石室天府中学首届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通过跟2016年入学情况相对比,效果显著。

该班共41人,其中尹智瑜、梁嘉文、王熊艳、杨奥楠等4名同学进入了“C9”顶尖高校;另有13人考入了“985”高校,17人考入了“211”高校。有4名同学在明显低于学校招生录取线的条件下,却超高考重点线近150分。更令我们欣喜的是,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质的唤醒,部分同学大学专业由金融、文化等领域转为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立志为国家创新、创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我们的构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持续推进

(一)继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学校在现有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继续探究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课程,激发创新创造灵感。

(二)继续探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三)深入探索小学、初中、高中12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2018年8月,学校成立了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拟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拓展至基础教育十二年,探索一贯制培养。

(四)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模式的推广与辐射

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初显成效,拟将创新思想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模式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整体提升创新素养和能力。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途径,学校借力区域创新创业优势,贯穿中小学,力争探索一套可以借鉴和推广的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机制、模式,真正落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伟大使命。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s/12582.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