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 科技论文写作篇小编:科技论文写作篇实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一、实训目的掌握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规范。二、内容说明科研成果要用科技论文表述与传播。科技论文既是科研成果的标志又是科技信息传递、
实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一、实训目的
掌握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规范。
二、内容说明
科研成果要用科技论文表述与传播。科技论文既是科研成果的标志,又是科技信息传递、存储的良好载体,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应具备遺词、造句、立意、谋篇、表达、逻辑、语法、修辞等各种基础写作修养和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总结、挖掘、深入、交流和提高。与其他文体不一样,科技论文有着严格的规范,必须严格按照科技论文基本规范进行写作
三、主要规范
(一)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准确无误地告诉读者。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二)著者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是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工作上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在给出著者姓名的同时,对著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邮编。
(三)摘要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研究的结果和作者的结论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且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在某些规范中,还明确指出“英文摘要应与中
176
模块六种子生产技术篇
3.包衣方法
调整好拌种器或种衣剂包衣机的转动速度;准确计算和称量种子投入量和种衣剂用量;先将种子倒入拌种器或种子包衣机中,再倒入种衣剂;要立即搅拌,搅拌速度要均匀。待每粒种子均匀着粉红色时即可出料,出料后种子不能再搅动,以免破坏药膜。包衣后的种子不要晾哂
五、思考题
(1)为什么种子需要包衣?
(2)在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时,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
175
模块七科技论文写作篇文摘要相对应”。摘要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便于进行文献索引和检索。每篇论文选择关键词3~5个,可从题名、摘要中选出,也可以把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作为关键词标出。
(五)文章章节的编号
科技论文的章节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
(六)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引言应少而精,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引言不写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七)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应按《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7713.1-2006)的规定格式编写。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据著者意图和文章内容而定
研究性论文或技术报告的正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原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描述研究材料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随机性的情况。
(2)实验所用设备、装置和仪器。通用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如果是自己特制的装置,应提供示意图,并附测试、计量所用仪器的精度,使读者得知实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准确程度
(3)实验方法和过程。实验方法包括测量仪器、测定方法、标本处理、计算方法等,过程如何进行,操作应注意事项。若技术有经济价值,则要正确处理好学术交流与技术保密的关系。
(4)实验结果。结果部分是示出处理后的实验效应,包括各项指标的数据和图像。对结果进行分析,把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现象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图表的数量应择其要者。
写该部分时要注意:首先是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现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图表设计要精心,使其一目了然;最后是分析问题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
撰写理论或解析文章,应注意以下内容
(1)解析方法。包括前提条件、提出的假设、解析的现象、适用的理论和计算的程序
177
农学专业综合实训教程
(2)解析的结果。可用图表、公式进行整理。
(3)分析讨论。对结果的可信度、误差的评价。
(八)结论与讨论
结论与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尽管多数科技论文的著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与讨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①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②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③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④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⑤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九)基金项目的注明
凡是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和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例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公关项目(85-20-74)。
(十)参考文献
凡引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论点、重要数据等,均要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a.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C.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d.报告:序号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e.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四、思考题
请设计一个科学试验,完成试验后,整理相关数据,按照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撰写一篇科研论文。
[1]李洪连,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马成云,农学专业技能实训与考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薛全义,作物生产综合训练[M].2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
[4]刘宏魁,李景文,王英,作物育种学实验实习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5]肖启明,欧阳河.植物保护技术[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陈合明.昆虫学通论实验指导[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7]申宗坦.作物育种学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8]尹福强,刘铭.烟草专业综合实验实训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9]国家技术监督局.GB/T3543.2-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10]陆欣,谢英荷.土壤肥料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吴礼树.土壤肥料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2]贺立源,陈传友,土壤肥料化验室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3]姜佰文,戴建军.土壤肥料学实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检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5]申建波,毛达如,植物营养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6]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7]董金皋,农业植物病理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8]许志刚.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9]许文耀.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李洪连,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1]谈文,吴元华.烟草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侯明生,黄俊斌,农业植物病理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3]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4]洪晓月.农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5]刘志琦,董民,普通昆虫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179
降重神器 论文查重免费 降重软件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