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政二论文写作小编:政二论文写作第三章政工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一节研究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意义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木匠造房需要方法与技巧厨师做菜需要方法与技巧医生开刀需要方
第三章政工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研究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意义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木匠造房,需要方法与技巧;厨师做菜,需要方法与技巧;医生开刀,需要方法与技巧…。写作和干其他事情一样,同样需要讲求方法与技巧写文章是为了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诉诸杜会,影响读者。要想使文章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研究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古往今来的作者都很重视写作技巧。南北朝时代的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对创作技巧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在《附会》和《镕裁》两篇中,对这一问题作了细致的探讨,对怎样“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论一篇”(《附会》)怎样“规范本体,剪裁浮辞”(《鎔裁》),都提出了十分精辟的意见。无产阶级的写作大师高尔基在《谈谈〈诗人丛书)》一文中说:“懂得一种工作的技巧,也就是懂得这一工作本身。”又说:总的说来,在劳动和创作的一切领域内,技巧是文化成长的基本力量,是文化全部过程的一种主导力量。”在高尔基看来,写作不仅有技巧,而且技巧在整个写作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写作,既然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就应该既有巧妙的方法,又有充实的内容,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只有这
第三章工论文写作方浩与巧
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
的教育家孔丘就在《论语·雍也》篇中提出了“文”“质”相称的命题,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刘勰对此作了更形象的说明,他把内容充实而缺乏文采的文章比作鹰(羽毛不美而飞
翔极远),把文采绚丽而内容空泛的文章比作野鸡(羽毛华美而不能远飞),认为只有那些内容既充实而文采又绚丽的文章才有如“鸣风”(羽毛丰美而又飞翔极远)。这就是说,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脱离表现内容的需要而片面追求技巧的精美、新奇,使文章华而不实;二是单纯强调内容的重要而忽视技巧的掌握和运用,使文章拙陋寡味。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注意内容的充实、深刻与丰厚,又要注重表现技巧的精当与妥帖,使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起来。明事理,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晓文术,是写好文章的保证。二者兼顾,才能使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尽美尽善。
没有内容,固然写不成文章,没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样写不成文章。要想使文章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提高写作方法和技巧。
讲究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既可以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本意,同时又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新颖、精湛的表现手法反映深刻的革命的思想内容,它在给读者以思想启迪的同时,还会以其独特的语言、结构、形象等方面的表达技巧使读者受到美的陶冶。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论文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有的论文借事明理,如《愚公移山》借用一则神话故事把深刻的革命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罗列八条罪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用一副对联为主观主义者画像,都使读者感到生动活泼。由于这些文章在表达技巧上不落俗套,因此让读者不仅深明其中的道理,而且也获得种艺术的享受。
第二章政工论文用作基础
改过的文章,不要随意扔掉了事。应该收集、整理一番,对文章中存在的语病认真研究,找出症结所在,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写作中再出现类似问题。采用这种方法纠正语病,针对性强,印象深刻,对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系统地学习写作知识,有意识地借鉴、学习别人的写作经验,这些对于写作者来说,好比夜间走路有了指路明灯,可以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但是,路还得自己走,靠自己多练习,在写作实践中加深对写作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写作是种能力,任何能力都必须经过多次实践才能获得。要把写作的理论知识,真正理解、掌握、变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过反复的写作练习。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我们写作政工论文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多用心,勤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论文查重网站 论文查重 论文查重软件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