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小编:进行课题研究一般要搜寻到用以阐述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资料而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般要写到论文的正文中去研究现状主要指到目前为止前人与同
进行课题研究,一般要搜寻到用以阐述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资料,而这些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般要写到论文的正文中去
研究现状,主要指到目前为止,前人与同时代的人对这个问题或相关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他们的研究有哪些优势与不足,给本研究留下了哪些值得继续硏究或重新研究空间。如果前人与同时代的人没有进行过类似研究,那么就需要对未经过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的研究意义对非外语类专业而言,主要指社会经济意义,也就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社会推广意义。对英语专业而言,尤其对文学、语言学、翻译研究之类的课题而言,主要指所选的课题是否值得研究。一般说来,明显具有理论意义的课题、填补空白的课题、与前人或他人的研究具有互补性的课题、对前人与他人的研究结论予以推翻的课题或从另一个视角对之重新研究的课题等,都具有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与前两项关系密切,但研究目的更注重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描述。也就是说,选定了某个课题之后,希望通过研究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如旨在构建一种新理论、旨在使原有的理论更加完备、旨在推翻前人的理论、旨在改变前人的研究路径或革新前人的研究方法等。
研究思路即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对课题展开研究。例如,我们所倡导的做法是搜集基础性资料与理论指导性资料,对两种资料进行适配,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开展研究,以期获得有规律性的和有理论意义的结果。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比较接近,比后者更加具体,即通过哪些具体手段对基础性资料和理论指导性资料进行适配,进行分类整理,在整理的基础」上予以有序排列,进行深度分析,以期得出系统的、有价值的结论
我们将把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文字表述放到论文正文写作的前半部分去讲解,下面将对上一章的具体课题进行具体研究,和上一章一样,也分为四节。4.1讲解如何进行《红楼梦》人物姓名研究;4.2讲解如何进行许渊冲诗词翻译美学研究;4.3讲解如何进行西学东渐翻译人物批评研究;4.4讲解如何进行翻译文学对我国文学的建构作用研究。所讲的都是笔者正在研究中的课题,也是笔者曾在论文写作课与校内外的讲学中试用过的。
第3章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资料搜集
147
1. Bassnett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Hermans.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A Courseboo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Roman Alvarez, Garmen Africa-Vidal.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M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6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正如我们在讨论如何搜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性资料一节中所说的,可以将我国的外籍文学汉译分为几个时段,将翻译和翻译文学对我国文学建构的影响分为若干方面,然后将上述两项相交叉划分出若干板块,最后确定某几个或某一个板块作为研究目标,然后根据研究目标确定的研究所需的具体理论指导性资料。
第4章英语毕业论文写作课题研究
4.1.1《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研究
4.1概述
如前所述,研究《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翻译损失,必须研究如下几个问题:①《红楼梦》原文中的人物姓名及其特点;②《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具体情况;③《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具体损失;④《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补偿措施;⑤本研究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贡献
《红楼梦》人物姓名,不同于该书的故事情节,读者一接触到它便与书中的人同呼吸共命运,便与他们融为一体,便成了贾宝玉、林黛玉或薛宝钗。然而《红楼梦》的人物姓名不是作者随意地想象出来的,而是经过精雕细琢而创造的“艺术品”,每个姓名既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展现出作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功力。具体地说,《红楼梦》人物姓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于六个方面:①标示人物地位;②标示人物辈分;③标示人物性别;④标示作者意图⑤标示人物情趣:⑥预言人物命运
英译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姓名,一般多采用三种方案:①音译,即用汉语拼音翻译人物姓名,必要时辅以注释:②意译,如翻译艺术成分较高的姓名,小孩的乳名,艺人的艺名,文人的雅号,僧徒的法号,芸芸众生的诨号、绰号、昵称等;③音译和意译相结合,如翻译“豹子头林冲”之类的形式
正如3.1所介绍的,目前,《红楼梦》英译有两种全译本,即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的ADream of Red Mansions和 Hawkes& Minford翁婿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主要音译人物姓名,必要时辅以注释;后者将《红楼梦》人物姓名一分为二,部分采用音译,部分采用意译,很少使用注释。
《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损失主要体现于在多大程度上损伤了原文姓名的标示人物地位、标示人物辈分、标示人物性别、标示作者意图、标示人物情趣、预言人物命的功能。具体说,就是音译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及其损失程度;意译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半音半意译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及其损失程度。
研究英译补偿措施就是研究英译时译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措施,使损失得到了补偿及其产生的效果。具体地说,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措施补偿音译损失及其产生的效果,采用什么措施补偿意译损失及其产生的效果,采用什么措施补偿半音半意译的损失及其产生的效果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在多大程度上本研究将裨益于后来的译者;②在多大程度上本研究将裨益于翻译理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本质与过程;③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是否会构成翻译理论的一部分。
4.1.2《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翻译损失正如上节所述的,《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损失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人物姓
实用英语毕业论文写作
名中的地位标记、辈分标记、性别标记;②“甄”与“贾”,谐音为“真”与“假”及其与《红楼梦》中其他“真、假”的联系,如与“假作真时真亦假”“贾府、甄府”“贾宝玉、甄宝玉”之间的联系;③有些姓名用以传达作者的心声,如“甄士隐”“贾雨村”,谐音为“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寓意作者写作时采用了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故事的写作手法;④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姓名中隐含的意义颇多,如三人为两男一女、为姨表姐弟或姑表兄妹、有角恋爱关系、将以悲剧结局等:⑤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中,既隐含着贾府兴衰的四个发展阶段,又隐含着“原应叹息”的意义,预示着她们将会遇到悲剧厄运;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丫头中有四个丫头的名字分别为“抱琴”“司棋”“侍书”“入画”,隐含着“琴棋书画”四个字,表达出“贾府乃书香门第”“四春”具有“琴棋书画”方面的爱好等意义;⑦贾雨村的小妾后来扶正为夫人,名字为“娇杏”,谐音“侥幸”;丢失甄士隐女儿的仆人名曰“霍启”谐音“火起”,预示着女儿丢失之后,甄家会遭遇火灾;甄士隐的女儿叫“英莲”,谐音“应怜等等;③⑧金陵十二钗及副钗又副钗的姓名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画册中的每张画旁的谶语和十二支《红楼梦》曲词相关,具有预示故事情节、预言人物命运的功能,等等
英译《红楼梦》人物姓名,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还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上述几种意义以及其他许多类似的意义大多荡然无存。下面仅以“贾雨村、甄事隐”“原应叹息”“琴棋书画”“霍启、娇杏、英莲”“薛姨妈、赵姨娘”等为例,予以简要说明。
贾雨村 Chia Yu-tsun甄士隐 Chen shih-yin
元春 Yuan-chun迎春 Ying-chun探春Tan-chun惜春Hsi-chun抱琴 Pao-chin司棋Ssu-chi侍书Tai-shu入画Ju-hua霍启 Huo chi娇杏 Chiao-hsin英莲Ying-lien薛姨妈 Aunt Hsueh赵姨娘 the concubine霍译:贾雨村 Jia Yu-cun甄士隐 Zhen Shi-yin元春Yuan-chun迎春 Ying-chun探春Tan-chun惜春Xi-chun抱琴 Litany司棋 Chess侍书 Scribe入画 Picture霍启 Calamity娇杏Luck英莲 Caltrop薛姨妈 Aunt xue赵姨娘 Aunt zhao 不难看出,通过翻译,这些人物姓名中的隐含意义基本上丧失殆尽。杨宪益夫妇将“赵姨娘”意译成\" the concubine”,只是个描写性短语面不是称谓。霍译“薛姨妈”和“赵姨娘”,主一奴难分轩轾。“假语村言”“真事隐去”“原应叹息”“火起、侥幸、应怜”等隐含意义都不见了:“琴棋书画”在霍译中似乎得到了保留,在杨译中则荡然无存。然而将霍译的“琴棋书画”放到一起,就很难使人联想到她们出身于“诗礼簧缨之族”这层意义。
4.1.3《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的补偿措施
对《红楼梦》人物姓名英译所造成的损失,两种全译本的译者都采取了补偿措施。杨译的补偿措施主要是增加注释。例如,在翻译第五回时,杨宪益夫妇增加了16个注释,分别阐释燃藜图、唐伯虎、秦太虚、武则天、赵飞燕、安禄山、太真、寿昌公主、同昌公主、西施、王嫱
论文查重 智能降重 论文降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