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 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法经济学方法、法社会学方法等。可以说,任何方法都不是至善至美的,每一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它们既有特殊性,也有联系性和相对性。应当根据具体学术问题确定方法,一种或多种方法兼用。法学论文写作主要有以下研究方法小编: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法经济学方法、法社会学方法等。可以说任何方法都不是至善至美的每一种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它们既有特殊性也有联系性和相对性。应当根据具体学术问题确
1.比较研究法
韩德培十分强调比较的硏究法,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实证法。比较研究的方法是指对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法律或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发现其异同及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许多文章在使用比较研究方法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罗列,最后却流于教科书式的叙述。在使用该硏究方法时,他提出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比较的素材要充分。如果仅仅只是做文本的比较,即比较各国的法律条文,然后就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结论显然是过于片面的。在做比较研究时需要预设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对那个国家的那个法律制度有相对全面或者相对深入的了解,这中间包括制定该法律时的经济、文化、历史、法律等背景,立法时的不同观点、条文的准确含义,实务中的具体适用,法律条文制定出来以后的发展变化以及发展变化的原因,哪个国家的学者对哪个制度的评价,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可能得出真正客观的结论
第二,比较的标准要客观。任何理论都是针对本土问题而提出的,国外的制度能否适用于本土的法治问题需要大量的证实和证伪的工作。现在许多学者都在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往往暗含了一个假定:凡是西方国家普遍确立的制度和普遍承认的理论都具有普适性,因而可以解决中国问题。如此研究则可能导致把西方国家的共同理论和趋势作为逻辑的大前提,中国问题当做小前提,结论永远都只是中国应该遵循西方的法治发展路径,完全忽视了中国本土化的法律资源之价值了
2.实证研究法
此外,相较比较硏究的盛行,在我国经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所谓经验实证硏究,就是指运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如社会调查、分析、统计、预测的方法,以较为精确的方式观察某一法律现象的现状、成因和发展轨迹,发现制约法律制定和法律实施的具体社会因素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法学者可以为人们提供有关某一问题的动态的、立体的、定量的解释,使得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尽可能接近客观实际情况。“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它历来是经验。”处于巨大社会转型和变革中的中国,如果能对本土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硏究,作出解释和回应,并通过这种对特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逐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最终提出一些为西方法学无法提出的法律思想和理论,无疑将会是中国对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
3.规范分析法
所谓规范的分析方法,并不是指以规范为分析对象的方法,而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首确定一个可靠的前提,并在这个前提的指引下通过逻辑论证得出具体的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作为晢学方法论范畴,经常会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具体说来,规范分析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的正当性研究,是从应然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方法,在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走出去”的同时,牢记研究的目的是“请进来”,即立足中国的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研究内容的选择,还是法学论文的选题和谋篇,论文的写作过程,都应该将我国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只有立足于现实需要的研究,其成果才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价值
(二)培养研究写作能力
韩德培指出,进行法学著述是一件非常艰辛之事,不下一番苦工夫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掌握再多的论文写作技巧,法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的欠缺,都会导致论著的无法进行。要形成一篇优秀的法学论文,不仅需要掌握写作之技巧,更需要具备法学研究与写作之能力,如问题意识的养成、法学素养的积淀、研究能力的培养,此为论文写作之前提和基础。这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于平日的积累与坚持。一方面,要多读书,进行知识的积累,在读书过程中注重思考、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勤动笔,多练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业精于勤”就是这个道理。
1.广泛阅读,积累知识
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
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①
韩德培指出,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读书要有计划性。有安排、有目的地读书更能节约时间和更有成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非专业书与专业书、粗读与精读,以及是否结合研究课题读书,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读书要重思考。在读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动性,分析、批判并非等同于否定地进行。尽信书不如无书,盲目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不仅收获不大,而且可能把自己本来正确的东西也扔掉了。最后,读书要动手。读书过程中可以进行重点地圈划,摘录重要的段落和词句,随机标出自己的思考与评论,写心得笔记等。这样,一本书读完,留下的成果多,收获也大
2.坚持写作,磨砺技巧
写作是形成论文的实质阶段,是法学研究的集大成的过程。论文写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缺乏长期写作训练的人是不能够顺利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只有通过不断写作实践,才能掌握写作的技巧。只有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知识掌握和写作技巧方面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加以完善,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掌握基本研究方法
撰写论文必须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而言,法学研究方法有法解释学方法、比较
1989年10月13日李瑞环同志出席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干部哲学教育研讨会全体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载《求是》1989年第24期314
论文查重软件免费 文章查重 万方论文查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