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科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学术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基础实验教学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基实实据验献立实实论检理方技集告论法术处撰阅题计究写图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流程和主要内容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在完成第一阶段基础性实

(接上页)基础实验教学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基实实据验献立实实论检理方技集告论法术处撰阅题计究写图1-2-1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流程和主要内容

2.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

在完成第一阶段基础性实验教学后,学生已具备生理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第二阶段进行生理科学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立题、实验设计,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申报书”,开题报告。立项项目负责人自主进行实验准备、预实验、实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和答辩。通过本阶段的教学,使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

二、教学目标

生理科学实验课程是一门综合研究创新性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进行生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生理科学实验课程两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如下:

1.第一阶段教学目标

(1)通过生理科学实验基本理论的教学,了解和初步掌握生理科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通过基础性实验和仿真实验的教学,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统计处理、实验报告撰写,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



(3)通过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和应用生理科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具备对复杂实验的观察、记录、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撰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掌握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2.第二阶段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理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初步掌握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科学实验和论文撰写的方法和知识,具备知识应用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节生理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课前准备要求

生理科学实验是一门实验研究创新性课程,实验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实验所用实验仪器设备操作比较复杂,实验动物的手术、标本制备技术难度较大,实验时间较长,处理因素多,非处理因素常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因此,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获得真实实验结果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按实验导学要求自主完成实验理论、实验方法技术的学习和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实验理论的自主学习

(1)查阅课程网站的导学指南。根据指南要求自主学习实验教材、课件。

(2)自主查阅相关理论教材、论文、专著等学术文献,查看其他相关网站。

(3)对各种处理的可能结果作出科学的预测,对结果进行初步的理论分析。编写参考文献目录及相应的引用内容

(二)实验方法技术的自主学习

(1)自主查阅相关实验方法、技术资料

(2)观看课程网站相关实验技术操作视频,熟记操作程序和技术要领

(3)下载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软件和相关实验数据样例,熟悉仪器各项功能和操作,掌握实验数据测量方法。



(三)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操作程序,充分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后,将下列各项设计记录在专用实验原始记录本上:

(1)实验名称、实验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实验组成员;

(2)受试对象动物种类、品系、编号、性别、体重、健康状况、离体器官名称,人体性别、体重、年龄等;

(3)实验仪器主要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

(4)实验药物或试剂名称、来源(厂商、剂型、规格、含量和批号);

(5)实验方法步骤分组、动物处理(麻醉,手术,刺激,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和间隔等);

(6)实验观察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测量方法、数据形式,记录曲线的标注

(7)实验结果原始数据记录表格,统计数据表格,坐标图、直方图等;

(8)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的表示方法、统计方法与结果二、课堂要求

(1)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有序进行实验,维护动物福利

(2)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3)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4)按规定程序操作,全面、准确、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包括意外情况。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5)爱护实验设施,珍惜实验材料

(6)做好实验结東的善后工作,处理实验废弃物,清洁整理实验器具、台桌。(⑦)需请示指导教师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三、课后要求

(1)自主整理实验记录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按医学学术论文格式自主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

(3)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或论文



第二章实验研究基础



第一节实验研究概述

动物实验研究的对象是实验动物,与临床试验相比,动物实验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点:

1.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医学的宗旨是防病治病,增进健康。任何一种处理因素都不得有害于人的健康,因此任何一种预防或治疗措施(如一种药物、一种手术等),在未证明其利与害之前,严格地说是不允许在临床应用的,更不用说一些已知对机体有害的因素了。任何新的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必须先通过动物实验,肯定疗效,确定剂量,弄清有无毒副作用和远期后果;一种新手术也必须在动物身上先试验其可行性、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已在动物身上充分掌握其技巧之后才可用于临床。至于研究各种因素的致病作用,如毒物、病原生物、极恶劣环境等等,动物实验不仅是必不可缺的,而且常常是唯一方法

应用动物模型,除了能克服在人类研究中会遇到的伦理和社会限制外,还容许采用某些不能应用于人类的方法学途径。这些途径对于研究低发病率疾病(各种癌症、遗传缺陷)和那些因其危险性而对人类进行实验是不道德的疾病,具有特别意义。例如,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低,研究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其在动物种群中的发生频率而推进研究。同样的途径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研究,如血友病、周期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

2.实验条件的控制

虽然在临床试验中也可能对试验条件加以控制,但由于人的高度复杂性,多数情况下难以控制试验条件,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对临床试验有严格限制,这些给试验的设计和进行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在动物实验中,受试对象和整个实验进程可以进行严格控制。

机体的某一种功能都同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要研究某一特定因素对某一功能的影响往往要将该特定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人体试验是比较难以做到这一点的,但动物试验比较容易做到。如动物实验可以严格控制实验室的温度、光线、声音、动物的饮食活动等,临床试验难以对病人的生活条件、活动范围加以严格控制。又如动物实验完全可以选择品种、品系、性别、年龄、体重、活动性、健康状态和携带微生物都相同的动物,但临床试验中,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遗传等方面是不可能加以选择的。特别是健康状况,动物是健康的或是人工造成的某种疾病模型,而临床试验的人是在生活中先天的或后天的自然环境下所患的病。即使是同一疾病,临床试验中每个人的疾病情况都很复杂,对同一药物反应也不尽完全相同,这些常常影响或掩盖试验效果。动物实验可以一次性地选取所需动物的数量,同时进行实验并获得结果,而临床试验中,病人的疾病是陆续发生,陆续进入试验的,

知网查重    论文降重软件    论文在线查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567.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