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验时间,然后按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引导到科学思维的轨道上,从而有效地解决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树立自信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既可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题的开发者和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重视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发现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学生在试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应鼓励学生自己找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试验中,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小编:验时间然后按试验方案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引导到科学思维的轨道上从而有效地解决试验过程中出现的
13.3.4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
试验结東后,学生应分析试验现象,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虽然每个试验小组的试验相同,但要求人人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参与开放性试验的每一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学生根据试验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完成一篇创新性试验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创新性试验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是综合性试验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技写作能力的一种训练,应力求简洁、语句通顺。科研论文按照论文格式进行撰写。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封面。
封面包括试验项目名称、试验课程名称、专业、年级、姓名、学号、试验日期和指导教师等信息。
②试验目的③试验要求④试验方案⑤试验原理⑥仪器设备。
⑦试验材料。
⑧试验步骤。
⑨试验结果及分析。
⑩结论。
①参考文献。
收获、体会、意见和建议③指导教师评语。
13.3.5建立多元化的试验考核方法
试验考核是试验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试验中心应高度重视试验考核方法的改革,采取综合能力量化的考核方式。试验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是否全面,查阅文献是否广」泛,制订的试验计划和试验步骤是否科学,试验记录完成情况、报告格式和图表是否规范,对试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是否准确,讨论问题是否透彻,能否提出自己的科学见解。除了在考核试验结果中体现共性以外对于不同的试验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既要体现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着重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核后,根据试验完成所需试验学时,给予学生2-3个课外学分
14开放性试验项目113
14于放胜试验顶目
14.1黏性士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性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试验是将勘察取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将记录的地质资料与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编制成图表,并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作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以全面正确地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黏性土物理力学性质综合性试验是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试验要求,开展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综合性试验
14.1.1试验目的
①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②使学生掌握原状土的开样、制样方法和土样状态的描述方法③使学生掌握黏性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④使学生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试验报告的编制方法⑤结合工程实例,让学生了解黏性土的参数指标在工程上的应用,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提高其学好土力学试验的积极性。
14.1.2试验内容
对黏性土的原状土样开样、制作试样,进行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比重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固结试验、渗透试验、直接剪切试验和颗粒分析试验。
14.1.3试验报告要求
①根据现场采集的原状土样,描述土样的颜色和辨别土的物理状态
②根据界限含水率试验的结果,计算土样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并评价土的软硬状态。
③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绘制颗粒级配曲线,计算该土样的不均匀系数C和曲率系数C,对其进行程分类,并评价其级配情况
④根据颗粒分析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的结果,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对土样进命名
⑤根据颗粒分析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的结果,按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对土样进行命名
⑥根据颗粒分析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的结果,按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对土样进行工程分类及填料分组。
⑦根据固结试验结果,绘制ep曲线和s√曲线,计算出各压力段的压缩系数a、体积压缩系数m,和压缩模量E并评价土的压缩性大小,根据s曲线计算土的固结系数。
⑧根据渗透试验结果,计算该黏性土的渗透系数的培养。结合工程实践选择的试验课题,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开放性试验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
其主要面向全日制本科二、三年级学生,申请者需成绩优秀、实践动手能力强,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兴趣,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②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自主选题,每学年申报一次。填写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报表”,填写内容主要包括:试验项目与所学课程的关联性,试验项目的研究意义及该试验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试验项目的创新点,试验方案设计及经费预算。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开放性试验项目汇总后在网上公布。
③二级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二级学院设立的大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项日实行申报制,每学期申报一次。每个实验室根据其开展的科研项目或者生产项目,通过总结,提炼出一定数量的、切实可行的、有特色的、高层次的创新试验项日,向学院或试验教学中心提出开放性试验项目申请。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开放性试验项目汇总后在网上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
④教师的科研项目中精选的开放性试验项目。
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具备的试验能力,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确定具有定探索性和实用性的试验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与科学试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放性试验既帮助老师完成科研项日,又培养了自身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⑤学生自主制定的开放性试验项目。
学生根据已学的专业知识和试验技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既有科学性又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验项目。学生利用图书馆及 Internet查阅资料,确定试验研究内容,分析该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制订详细的试验方案,填写开放性试验申请表后,可直接向实验室提出申请,经实验室主任同意、报学院备案后就可以开展开放性试验。
13.3.2制订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体现了研究方向和试验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试验方案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制订前,本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CNK1、EI、 Elsevier science等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方法,通过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会运用资料为研究服务,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制订详细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基本原理、试验步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及时间安排等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制订的试验方案进行评述,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对于正确的试验方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更加合理的方案;对于设计有误的和不完善的方案,教师通过质疑的方式循循善诱,使学生知道方案的错误和不完善之处,并引出正确的方案。教师扮演课题的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13.3.3试验项目的组织实施
试验项目小组一般由本科学生3~5人自由组合成项目团队,并选定指导教师。其中,学生是项目的主体,指导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指引,在关键的环节上给予建议和把关,而具体的设计和实践环节则由学生自已来完成。由试验小组成员确定组长,组长组织分配各成员的任务,各成员通过通力协作与独立操作的方式来共同完成所选试验项日。学生在开始试验前,要有目的地查阅文献资料,登陆试验教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了解每个试验的操作步骤、仪器性能、注意事项及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课余时间或节假日预约试
论文查重免费 降重 降重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