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卷面处理技巧

学术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三十五、卷面处理为何非常重要?申论考试的卷面质量如同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整洁美观的卷面能给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糟糕的卷面会给老师一个不良感觉。因此,卷面的铺设

三十五、卷面处理为何非常重要?

申论考试的卷面质量如同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整洁美观的卷面能给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而糟糕的卷面会给老师一个不良感觉。因此,卷面的铺设书写也是一种作业技巧,我们要认真对待,尽可能把卷面做得清洁一点,漂亮一点。

卷面处理是项艺术。一个好的卷面能提高考试分数,这是无疑的。卷面处理之所以是项艺术,是因为卷面书写的文字本身就是项书法艺术,卷面的铺设其实也是排版艺术。这里举一个现实例子,有个秘书,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审定会,会上领导要求秘书起草一个重要的会议纪要。当时由于缺乏经验,这个秘书虽然很认真地把握与会专家的意见建议,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会议纪要的写作,因当时都是手写作业,文稿多次呈送却没有过关,这个秘书反复捉摸其中的原因,觉得除了个别内容确需修改外,可能是文字书写得太潦草之故。于是就趁晚上休会时间,偷偷溜回宿舍,用心地用近似字帖的钢笔字重新抄写一遍,把文稿卷面做得十分漂亮。次日,呈送给会议主持领导时,领导第一反应是很好很满意。同样的文稿,书写得整洁与否,会给领导一个完全不同的评价,这就是卷面处理的重要性。

申论答卷也是同理,一个整洁美观的卷面,不但自己看了满意,也会给评卷老师一个好印象。卷面处理艺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字书写要尽可能工整美观。在方格稿中,有的字体放在里面很好看,而有的字体就不太好看;相同的字体,钢笔或圆珠笔的笔画粗细也会影响文字的美观。另外书写时情绪也会影响书写质量,心情急躁时很难写好字,而情绪稳定、作答时间充裕就能把字写好。二是卷面的段落布置,包括序号处理也能给卷面增色。段落布置得当,序号正确得体,卷面看上去就十分美观,而段落布置不当,序号混乱,会严重影响卷面的质量。三是尽可能少作涂改,即使涂改也要讲究艺术。写作时一点不涂改是很难做到的,但涂改也要小心细致,不能过于随意,把卷面弄脏弄坏,尽量减少涂改痕迹。四是凝神定气,在作答中注意用脑用笔兼顾,也就是想内容时不要放松书写要求,书写时也不要过于刻意文字的工整,其内在窍门是,考生先思考确定一段内容,尔后再认真地书写下来,想一段写一段,做好两方面兼顾。

卷面处理需要多练多写。考生在复习时,要多做一些卷子,练习作答时,既要练习作文内容,也要练习卷面布置,必要时可重抄重排几个卷面,慢慢练习就能提高卷面质量。卷面练习包括书写、涂改、标点符号、序号安排以及段落布置。同样一篇文章,如果将这些环节处理好,也能提升作答水平。

卷面处理也是考量人的智慧。卷面处理也能反映考生的心态、认真程度、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在一篇文章中,标题写得工整一些,字体大一些,小标题笔画加重一些都是一些作答技巧。考试如同做事一样,只要认真对待,不放过细节,你就会交出一份整洁美观的答卷。

三十六、怎样的申论文章易得高分?

申论文章能得较高分值,一般需具备这样几个要素:文章写作规范、切题正确、观点明确、表达通顺、文章体式与内容有一定新意。根据这些要素,一般认为有这样六类申论文章比较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

第一类:文章文字书写整齐美观,卷面整洁,结构层次规范,能正面系统阐述考生的观点,内容虽然比较平淡,但因为有超乎一般的文字书写水平和整洁的卷面,教师一般也能给予较好评价。

第二类:反写、侧写类文章。这类文章从立意上另辟蹊径,不走常人路线,从一个不太使人关注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所得出的观点、结论又十分得体,也易被人们认可。如有篇文章名为“产业升级不能冷落传统产业”,这篇文章就是在全社会掀起产业升级热潮时,提出一个辩证的观点,这就是好文章,肯定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还有一种偏写文章,也以立意见新为出发点来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如果考生从生态文明建设中侧面地分析人的生态意识,也即从人的生态意识去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危机角度去谈人的危机,包括人的精神危机、意识危机、生态文化危机等,也肯定是篇不错的文章。又如对当前调控物价问题的评述,你去选择一个如何保护菜农积极性的角度作篇文章,即调控物价不能伤害农民利益,也肯定是篇好文章,因为角度新奇,很少有人想到。

第三类:深度剖析文章。申论文章写作中,许多考生都不愿也不敢直面问题,生怕谈得过头会引起老师的反感,对存在问题只作常规性揭示。而深刻文章就是将文章的着力点放在对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上,只有真正认识问题,才能出台有效对策。一般来说,阅卷老师比较喜欢看到问题揭示深刻、论述精致的文章。如政府行政服务问题、高房价问题、农村污染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等,如果考生能揭示其深层次的原因,尔后稍加些对策,也肯定是篇好文章。

第四类:辛辣杂文式文章。目前许多的申论教材一致认为申论文章切忌写成时评、杂论,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议论文章本无固定陈式,同样的论述内容,为什么要千篇一律写成八股文呢?只要文章内在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至于用什么方式议论那是考生自己的事。如果一个想当公务员的考生,连写文章的创意都不敢,那么何谈工作中的创新呢?名人鲁迅就以杂文见长,毛泽东有句名言:“美帝国主义是只纸老虎。”这在当时中国还不强大的形势下作出的评论,可见其杂论的效用。当然,杂文式申论文章是需要考生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写作能力的,不是一般考生能够胜任的。

第五类:超常性理性文章,这是一种很少有人触及的文章。这类文章以理性地调和矛盾为立意,把文章写成一杯“白开水”,但这类文章也是好文章。如对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城市改造速度、开发区招商引资、自主创新、循环经济等常规观念提出质疑,作出理性分析,给出解决良策。如对城市的超度扩张,领导层的急性病,以及虚假政绩,社会管理中想当然地搞一些运动式整治等。如有篇文章名为“急了,社会就出问题了”。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过多过频地实施各类社会经济改革,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太平了。这类文章的属性是低调,但正是在这种低调中见理性、见科学。其实这类文章不太难写,考生只要把握这个“度”就能写好。这个“度”就是超理性论述。

第六类:有考生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文章。国家和省级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类干部选拔竞争考试,都把考生在作答中能否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作为文章优劣的主要依据。因此,申论考试中考生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常规性的观点作照抄照搬。当然,要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篇幅内写出新颖的东西确实不易,但也不是没有思维技巧,其实所谓的新观点、新见解就是对社会问题本身所作的延伸思考,考生要多对现象作质疑性思考,从中找到正确的观点,要想达到这个彼岸,需要考生放开思想,多维比较,尊重事实与规律,真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人云亦云是出不了新思想的。

上面这些建议只是给考生一个参考,考生能否考得一个理想成绩取决于许多因素,这里只是想拓宽考生的思路而已。

三十七、怎样迎合评卷老师的评判?

研究评卷老师对于做好申论答题是很有帮助的,这里不是要考生搞什么投机取巧,而是要求考生知道评卷老师是如何评判作答题的优劣。

首先,评卷老师均是专业申论考试老师,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成就,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具有极强的写作能力。评卷老师一般对社会问题都有深刻的、独到的见解,他们在思维上大多敢于对社会问题提出质疑,比较喜欢有创意、有独特见地的文章。与此同时,评卷老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一般比较坚持实事求是,具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作风,对一些社会问题往往看得深切,理解得精辟。他们一般不喜欢四平八稳的“官样文章”,对文章的体式既讲究又不太讲究,讲究的是考生有否新思想、新见地,讲究的是考生平时的写作基本功,更讲究的是考生有否创新和观察处理问题的能力。最近省级机关干部竞争上岗考试,采用录用公务员标准试卷,其结果是许多的所谓写作高手,包括理论工作者、编辑均名落孙山,而一些平时不太写作的干部反而考出高分。其奥妙在于,那些所谓的写作高手均习惯于写“官样”文章,不敢触及现实社会问题弊端,更不敢作深层次的分析,当然也出不了什么新的观点对策,文章写得看似漂亮周到,认为万无一失。而有的考生虽然不太会写文章,但思想活跃,敢于对现实问题提出质疑,包括对现有行政层面一些弊病的揭示,这就迎合了评判老师的品味。试想,在几十比一录取比例的残酷竞争中,评卷老师阅第一份卷子是这样,阅第二份、第三份都差不多,没有亮点,缺乏新意,文章写得再好,老师也只能打个一般分数。而当看到一份虽然体式与结构稍有毛病,但陈述大胆、观点新颖的文章会眼前一亮,此时老师要么加以否定,要么加以肯定,但肯定多于否定,这就是研究评卷老师的必要所在。当然,这里所指的创新不等于另类,不等于天方夜谭式地胡扯。

其次,对细节的把握。目前许多考试均有几个老师同阅一张卷子,取其平均分值, 这是科学的公正公平的做法。这就要研究评卷老师的评判尺寸。一般而言,评卷老师都有十分认真严谨的作风,比较讲求真理,比较讲求细节,比如你的卷面质量、标点符号质量、书写水平、文章层次质量以及标题质量都十分讲究,能不能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必须从细节上注意。

再次,对社会知识层的评价。目前社会有许多怪现象,其中对知识分子的行政化问题,人才的浪费问题,知识阶层的待遇偏低问题,知识分子普遍得不到关怀与重用问题等。如果你在答题中考虑到评卷老师的普遍感受,在见解、观点、措施上多往他们那边靠一点,为他们多呼吁一些,这样的文章也会受到老师的肯定。如在阐述创业创新问题时,有关技术人才的社会歧视、不公正待遇、当官者与研究学问者社会地位的悬殊、经济待遇的悬殊等现状作理性的揭示,就是说到了评卷老师的心里,肯定会引起共鸣,一般也会给个赞成性评判。有些申论教育老师在教授学生时反复强调考生不要指责或者揭示政府层面的问题,怕引起老师的反感,那是个天大的误区。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管理者--政府行政不可能十全十美,造成社会问题最直接的肯定是当政为政者,如果管理层面什么都好,那么所有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民众造成的,这是不可思议的观点。事实上,申论考试就是要求考生站在政府公职的立场去审视社会管理中的问题,积极地创造性地寻找新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考试的目的用意。

最后,迎合老师的评卷要注意多联系实际。老师不是万能的,许多社会问题老师也未必有过亲身经历,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考生在作答中,运用自身平时的社会接触经历,生动地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形,也会引起老师的共鸣。如对创业创新问题的看法上,目前的民工群体也是一个重要的两创群体,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地开展创新实践,在工程施工、机械制造、节能减排等方面,农民工是当之无愧的生力军,如你能列举一两个生动例子,教师就会感到很新鲜,如在低碳生活、创业勇气、革新创意等方面,农民工都可算作楷模。

三十八、卷面作答字写不好怎么办?

字写得不好,这是考生的通病,那么能否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呢?答案是肯定的。申论答卷是用方格纸作答,卷面文字本身的字体、放在格子中的位置、个别习惯性潦草字、旁人看不懂的字等,都要很好研究解决。一篇文章哪几段要写得工整等,这些都关系到卷面的质量。

首先,适度地练一练写字是必须的。你可以找一些方格稿子,找一些方格纸的字帖,有空练一练,领会一下其中的要领和技巧,一般只要认真,不出一个星期就会有所长进,有所提高。其次,对自己的字的毛病进行分析,字写得太大,写在格子中会显得太满不好看;字写的太小,尤其是许多女性考生,习惯于写小字,笔画挤在一起,看起来十分吃力,放在格子中又显得太小;字写得过于潦草,放在格子中会显得杂乱,也会影响老师阅读。对于写字上这些毛病,考生要作适度的自我矫正,怎么处理才能在格子里显得清楚、好认些,最后确定自己的书写方法。最后,要注意字在格子中的位置,最好将字置于格子中央,但这种方法一般考生都很难掌握,那么将字放在格子中央的偏下方也很好看,书写时也好掌握,因为书写时有个底线托牢。要通过技巧研究改变许多考生将字放得太偏或大得超格,或过于细小等书写毛病。对标点符号的处理其实只要写得清楚,点得规范就行,问题在于考生有没有这个意识。

在卷面文字处理技巧中,还有三种技巧供考生参考。一是在作答卷面时开始几行或这个答题的起始一段,字要尽量写得慢一些,工整些,因为这是给评卷老师的第一感觉,留下个好的印象,同时卷面文字写得规范,老师往下看答卷,越看越熟悉,后面潦草些也不是大问题了。二是考生在平时的习惯性写字中,有个别字别人总看不懂,要加以改进,可以请人看一些自己写的文章,请别人指出来,然后一对一地加以改进,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因为老师在阅卷时,如果看到一两个字难认,老师还能忍耐,如果其中有五六个字认不清,那么老师可能就没有耐心了,其成绩也会大打折扣。第三是对文章的标题、小标题以及文章中有亮点的地方,最好字写得格外工整些,有些老师阅卷先看标题与小标题,然后再看文章,把标题和小标题写好了,也会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报刊、杂志、文章中为何将标题与小标题加黑加重处理,除了显得重要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起读者的关注。四是结束语的书写问题。许多考生往往对文章结尾的文字草草处理,这是不好的做法。结束句书写也要格外工整、清丽,给老师留下最后的印象,因为老师在阅卷后马上要定分,就像足球比赛,虽然某一方输球了,但最后结束时球员很有礼貌,绕场跟观众致谢,也能给观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三十九、卷面文章层次处理技巧有哪些?

申论作答卷面文章层次处理技巧主要有:

(1)概括题层次处理。概括资料内容,层次处理一般用分号区别;概括几个问题,可用分号区别,也可用小序号区别;概括做法或观点用句号区别。概括题字数少的,如:作答要求100~200左右字数,一般用分号为宜;作答要求200~400字数的,可用句号或序号,块面区分也可用另起一行来区别层次。

(2)申论文章层次的处理。以段落处理为例,“段落”即导语、问题、对策、结语。段之间须另起一行表述。问题或加原因分析段可用一是、二是……或用分号区别。如主要问题是:体制缺陷,多头管理;素质缺陷,少数执法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监管不到位,流于形式。对策段层次处理一般为:分论据,用一句规范的论据作为段首,如突出重点,打防结合;重视民生,受惠于民。大序号区别,即用一是、二是、三是加以区别。文字区别,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另外等加以区别。申论文章层次区别原则有:一篇文章中尽可能不出现相同的层次区别号,如评述问题时用一是、二是,写对策时,又用一是、二是,这样写出的文章会显得机械呆板。同时在一个论据中,主论据与论证的关系处理中,也要讲究层次,这是写文章的精髓之道。如对策中的分论据“强化监督,创新机制”,其表达层次为:强化监督、创新机制→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机制(建立网络发言人、领导网络对话、网络公示)→报刊、电视广播→制度监督机制。

申论写作的层次技巧掌握了,写起来就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如要提高质量,再在某些层次中出现一些“亮点”,那就更加充实了。如对反腐监督问题,考生在社会监督机制上,可用创新建立民间反腐监督机制,成立市民清廉督察组织等等。



论文查重率多少合格    自动降重    论文查重什么意思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982.html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