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 撰写科技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存储新的科技信息,让他人阅读和利用,因此,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但要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科学的分析论证、按一定的格式写作,还要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可读性。除了在格式编排和文字表达上,要求格式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论述简明外,在技术表达方面,名词术语、量和单位、数字、标点符号的使用,插图和表格的设计,公式的编辑,文献著录的格式等都应符合规范化要求。一篇科技论文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将大大降低它的价值,影响投稿的命中率,增加编辑的工作量,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小编:撰写科技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存储新的科技信息让他人阅读和利用因此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但要具有独到的学术见解、科学的分析论证、按一定的格式写作还要具有良好的规范性和
6.1文献标志码
科技论文文献标志码的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它主要包括中图分类号、UDC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密级等。
6.1.1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是我国图书信息界最常用、普及范围最广的一部大型文献分类法。它是由北京图书馆等组织全国力量编辑而成,其编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国文献资料统一分类编目。《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4版。《中图法》第4版较全面地补充了新主题、扩充了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了类目,完善了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了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了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图法》由5大部类、22个大类、6个总论复分表、30多个专类复分表4万余条类目等组成了一个完善的分类体系。
《中图法》的5个大部类包括: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e)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的22个大类包括:
a)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B哲学、宗教;
c)C社会科学总论;
d)D政治、法律;
e)E军事;
f)F经济;
g)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H语言、文字;
i)I文学;
j)J艺术;
k)K历史、地理;
1)N自然科学总论;
m)O数理科学与化学;
n)P天文学、地球科学
o)生物科学
p)R医药、卫生;
q)S农业科学;
r)T工业技术
s)U交通运输;
t)V航空、航天;
u)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v)Z综合性图书。
《中图法》的分类号是由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构成,即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大类下的类目划分。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2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例6-1】中图分类号:TP368.3T代表1级类目—工业技术;P代表2级类目——自动化、计算机技术;3代表3级类算技术、计算机技术;6代表4级类目—傲型计算机;8代表5级类目—各种微型计算机;3代表6级类目——个人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进行标注,也可按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进行标注。
6.1.2UDC分类号
UDC是 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的简称,即《国际十进分类法》,又称为通用十进制类法,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部文献资料分类法。自1899年-1905年比利时学者奥特勒和拉封丹主编的UDC法文第1版出版以来,现已有20多种语言的各种详略版本。近百年来,UDC已被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10多万个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采用。
UDC目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通用文献分类法
《国际十进分类法》由通用复分表和主表组成,通用复分表又分为通用辅助符号和通用复分号。
a)凡是引用他人的数据、观点、方法和结论,均应作为参考文献予以标明和著录;
b)所引用文献的主题应与论文密切相关,可适量引用高水平的综述型论文;
c)所引用文献应是最新的,能够反映当前某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或水平(应优先引用著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d)只引用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的论文,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只引用自己直接阅读过的并在论文中直接参考或引用的文献,不得将阅读过的某一文献的参考文献表中所列的文献作为本文的参考文献;
f)通常不引用众所周知的工具书、教科书或某些陈旧文献;
g)应避免过多地(甚至是不必要地)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献;
h)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7714-2005规定的格式著录文献,确保各著录项目正确
5.13附录
附录是指论文中不便收录的研究资料、数据图表、修订说明及译名对照表等,可作为附件附于论文末,以供读者查考和参阅。附录是论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正文的注释和补充并不是每篇论文所必备的归纳起来,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排于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之后
a)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术更深入的叙述,对于了解正文内容有用的补充信息等;
b)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c)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著录;
d)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著录;
e)正文中未被引用但被阅读或具有补充信息的文献;f)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论文查重 知网查重 论文降重软件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