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小编:瞰图”。这种类型的论文还能够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时间或事物发生的顺序将事物和现象连接起来对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过程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使读者对所调查的事
瞰图”。这种类型的论文还能够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时间或事物发生的顺序将事物和现象连接起来,对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过程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使读者对所调查的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变化有较为清晰的轮廓。
这种类型的流行病学论文主题鲜明、针对性强;材料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不仅重视对事物、现象真实性的描述,注重事物、现象的层次性、动态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描述,而且应对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因果关系并找出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该类论文所提出建议理由充分,切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验研究型流行病学论文
该类论文主要表达的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围绕一个问题而撰写的,主要反映专题性的问题。如对某种疾病病因的研究论文,对某种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或免疫学效果进行评价等,均属于此类。该类论文的主要作用为及时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迅速反馈人们的意见,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对策。该类论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新性强
该类论文多为专题研究,其论文选题具有先进性,主题鲜明,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探讨,调查较为深入,不重复前人的工作
(二)科学性强
该类研究是经过专题设计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论文中,要详细地描述收集资料的标准、方法和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以此证实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三)理论性强
该类论文本身就是为了阐明某种学术观点,能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而撰写的。当然,专题科研工作与常规工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使用的方法本质相同且有互通之处,既互相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特点。有时边分析边调查,有时边调查边分析,有时常规工作,构成了专题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而专题科研工作是在为常规工作服务,但毕竟两者不同,就如方法中调查与分析两个部分,既互相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特点
第四节流行病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创新性
流行病学论文要求在理论水平和实践上具有先进性。一篇论文的先进性主要反映在创新性上。创新性包括多方面,如新发现、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新技术等。论文的先进性不在于论文写作本身,而在于科研选题,也就是论文的素材,如果科研选题没有先进性,尽管作者写作水平很高,妙笔生花,也不会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为此,作者应在广泛阅读前人同类调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科研工作的实际与发展,善于从科学领域中的疑
医学论文写作
第三节流行病学论文的类型
按论文撰写的目的、性质、载体及研究的内容不同,对根据论文撰写目的流行病学论文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流行病学论文根据论文撰写目的可分为实际应用型流行病学论文和学术交流型流行病学论文;根据论文性质,可分为叙述型流行病学论文和分析型流行病学论文;根据研究的内容,可分为调查报告型流行病学论文和实验研究型流行病学论文。下文主要介绍调查报告型流行病学论文和实验研究型流行病学论文。
一、调查报告型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是表达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是由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决定的,也是流行病学科研论文区别于其他医学论文的主要文体。它的文题常常为“…调查报告”,并强调对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群的描述。这种类型的文体主要用于描述性流行病学论文的撰写。它又可以分为常规工作总结型调查报告和专题研究型调查报告。常规工作总结型调查报告是为了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撰写的,一般是日常工作中实际经验的总结,多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作出预测或决策,以及处理某种实际问题时提供参考材料,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专题研究型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某个流行病学专题研究的调查及作出的总结
常规工作总结型调查报告的资料来源一般为常规工作,常规工作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就像临床医师每日都出门诊或在病房内诊治患者一样,是对卫生防疫或临床工作者的起码要求。尽管这类研究事先没有针对性的科研设计,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统一的资料收集模式。因此,只要严格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程序去做,也会收集到完整、有价值的资料。流行病学的常规工作有:传染病发生后的病家访问;疫源地(疫区)调查和及时采取防疫措施;非传染病或伤害等的个案调查;一个区域的常规监测活动;定期作出地区的疫情报告和分析报告;进行传染病和中毒的暴发调查,根据需要或上级指示所进行的某项专题调查等。在日常工作中收集的资料是流行病学工作的基础,不容忽视,只要正确地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就能够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经验并加以交流和推广应用,促进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专题研究型调查报告的资料来源一般为专题科学研究。专题科研工作是为研究和解决某一特殊问题而进行的科学研究,要求具有严格的科研设计和研究方法,尽管本质上它仍然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方法专题研究要求遵守一定的工作程序,即先形成假设,然后进行设计,根据设计再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将数据资料作正确的统计学分析,对所获结果作出合理解释,最后得出可靠结论,来回答和解决问题(即假设)。这里所说的“科学的方法”是指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性、客观性和精确性。研究工作往往要进行较长时间,使用的方法也要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调査报告所采用的资料一般是描述性资料,是根据调査对象的基本情况而撰写的,它要求对调查对象的概况和特征作比较完整的阐述,涉及调查对象的方方面面,如调查对象所处环境的地理、气候、人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情况等。它要求能够对整个研究提供一幅“鸟238
医学论写作点、难点、高点和空白点中选题,要在论文中总结本次调查研究的创新点,交代清楚所研究的课题是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有所创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强调选题创新性和切忌单纯重复他人研究的同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防止不切实际的选题,要对人员素质、知识结构、技术设备、研究能力、经费、时间等主客观条件是否能达到选题的要求作出衡量。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一次研究就能解决一些重大的科学难题,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流行病学研究,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多次重复,有时重复前人的工作也会有新发现,关键是要在选题和研究设计上下工夫。
二、科学性
流行病学科研论文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行病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一项设计不合理、方法不正确的研究不可能写出科学性强的研究论文。当然,也有研究本身的科学性不错,但在研究论文中未能得到很好反映的情况,这就要求作者提高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技能的关键是熟悉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专业术语、掌握流行病学论文的表达技巧,使研究的科学性在论文中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来。因此,在流行病学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论文的科学性
(一)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样本的代表性是指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的调查样本能够代表所有的调查对象,以保证调查结果能够推论到同一总体的其他个体。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必须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样本量,前者是指总体中每一个个体均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取到样本中,后者是指要经过样本含量计算。样本的可比性是指相互比较的各组除要比较的因素外其他方面的条件应尽量相同或相似,特别是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干预研究中,均要设立对照组,在现况研究中,要对患病率、死亡率等进行标准化,以便与他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二)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流行病学资料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求论文写作时必须实事求是,论文中所涉及的数据都要经过反复验证,有据可查;另一方面要求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设计、研究对象的选择、调查表的制定、试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反映客观事实。流行病学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研究,其涉及因素复杂,不易控制,大多数资料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因此,要严格培训调查员,规范调査程序,并通过预调查评价调查表和调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这些内容均应在研究论文中体现出来。
(三)资料处理的正确性
流行病学研究课题常常是多因素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常需要进行多因素分析。因此,研究论文中所使用的资料不能是原始数据的堆砌和拼凑,要经过正确的统计学处理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现在有些属于临床资料分析的文章,作者收集例数不同的病例,通过统计学处理,进行一般性分析,由于对选题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很好地设计,也未进行随机化分组和严格的对照设计,设计上有可能出现偏倚,所以其结果只能是提供一些资料,缺乏创新性,学术价值自然也就很低。相反,如果选题正确,严格按照流行病
第十章跪行病学论文写作
学方法设计研究,常可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另外,研究论文中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应当、合理,尽量用简单统计学方法处理充分说明问题的资料,不能单纯追求使用高级的统计学方法。
三、实用性
流行病学论文的实用性是指所报道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所具有的实际推广应用值或理论指导意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从防病、治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疾病病或流行因素进行探索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流行病学论文中所提出的新的或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应能直接为他人借鉴和应用,其研究结果及结论能解决或指导解决卫生防疫中的实际问题,为疾病防治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在学术上丰富人们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对有关问题的阐明也有促进作用。总之,流行病学论文,特别是拟公开发表或进行交流的论文,应对读者有参考、借鉴作用,能够被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或读者采纳应用
第五节流行病学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撰写论文的关键,一篇选题新颖的稿件不仅被录用机会大,而且能使读者受益匪浅,对促进医学发展有着积极和推动作用。因此,在论文写作前先好题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在选题时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熟悉什么写什么,做到“量力而行”和“量才而用”,有的放矢,有针对性,论文的质量才有保证-、
一、选题的一般原则
(1)文稿的题目要选得具体、明确,鲜明而富有特色
(2)选题难度要适当,作者要量力而行,选择经过自己努力能完成的题目,且勿脱离实际;应从从业务及能力上能否胜任,以及是否有经费来源,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以及场所是否能保证等。
(3)要扬长避短,力求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和专业对口,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4)要从创新角度出发来考虑选题,最好选取本学科中前人没有做过的课题,或前人虽做过,但尚不完善的题目。
(5)选择新学科、新领域、新理论且有发展前途的研究
(6)选择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要满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求虽然流行病学研究范围广泛,但具体选题比较困难,具体选题如下。
①不同地点、时间、人群疾病分布情况的描述
②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
③病因未明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④提出致病或健康促进因素的线索及其验证。
⑤疾病的自然史
⑥人群中某种致病危险因素的暴露状况及其危险性。
⑦预防、控制或新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及检验
医学论写作
二、选题的基本方法
进行医学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存同求异。求异,就是探索现成理论没有发现、没有概括、没有解释的事物,具体方法如下。
1.研究前人没有研究过前问题这比较难,但可以从前人的理论作借鉴参考,如人胎肝细胞悬液治疗重症肝炎就是从前人用胎肝作骨髓移植得到启发而发现的。
2.研究前人已做过的研究对其结论有怀疑或还有探讨的余地这类研究是对前人研究的发展,如全球现有3亿以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在我国约占半数,虽然防治方面已有不少新进展,但用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是近几年的事,寻找猪苓多糖药物的有效成分并提纯就是发展性研究
3.某些问题已有许多人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甚至争论不休,如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性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要在众说纷纭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意见,要有新见解、新突破。
三、选题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作者在论文的选题上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选题陈旧
选择了专业人士所熟知或较多期刊早已报道过类似结果的课题,盲目加以总结,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群携带状况调查”,此类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已经进行了系统调查,已基本摸清了我国人群 HBsAg携带情况,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此类大规模的调查,没有任何新意
(二)选题重复
当业内权威杂志发表一篇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章后,短期内就会出现许多内容类似的论文。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近期刊物报道的动态或信息了解不够;另一方面是作者没有真正掌握投稿和选题要领,当看到杂志刊出后,认为自己手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整理后便投稿。由于此类论文内容重复,结果、结论相似,难有新的观点和新的经验,所以不能给读者新的启迪和收获,杂志社不可能连续发表这方面的稿件。但需要注意的是,选题虽然与发表的文章“重复”,但若随着样本的增加、观察时间的延长,有新的观点、新的经验和体会,仍可发表
(三)选题盲目
选题要有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目前,盲目选题现象比较严重,如“某地区吸烟与肺癌的调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分析”等研究,既没有新意,又没有实用价值。
(四)选题空大
选题不具体,论文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如“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观察”,这个选题太笼统,太空洞。就“肝炎”而言,目前,已知有5型肝炎,每型肝炎又分病原学、免疫学、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等内容,要想用几千字的论文将这个问题表达清楚是不可能的,如改以“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为题,题目小多了,问题也易研究得透彻242
论文查重原理 论文查重原理 论文查重软件免费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