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篇求真务实言简意赅

学术资讯 admin 浏览

小编:论文内容学过渐近分析的人都知道方法亦称为变形坐标法是种简捷有效的奇异摄动法发端于年的《天体力学新方法》经和郭永怀的二度创造形成了目前的形式在力学、物理学和其他领域

(接上页)

2.论文内容

学过渐近分析的人都知道,PLK方法,亦称为变形坐标法,是种简捷有效的奇异摄动法,发端于1886年 Poincare的《天体力学新方法》,经 Lighthill(4949)和郭永怀(1953)的二度创造,形成了目前的形式,在力学、物理学和其他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3.写作剖析

下面就这一论文的构思铺陈特点做概略描述。

总体来说,该论文充分体现了钱学森先生的科技论文写作风格。这就是

(1)重视应用背景,善于从实际应用中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阐明问题。在阐述数学方法时,非常注意其可用性,经常站在工程师的立场,考虑能否被他们接受并运用;

(2)采用归纳手法,由浅入深,由简人繁,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这一应用数学方法,使得有一般数学基础的理工科学人就能读懂;

(3)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优美,行文流畅,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领略了PK方法的特色与精髓

这里,就该论文的具体写法,对上述各点稍加展开。

关于引言(第一节)。全文的中译本共57页,引言约5页,占

全文篇幅9%。引言中,概述了PLK方法的发展简史: Poincare的创见; Lighthill I的发展;郭永怀的贡献;方法命名的由来。接着,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例子(笔者在讲授“渐近分析”课程时称之为“钱学森例子”),说明用PLK方法居然得到了问题的精确解,这就一下子吊起了读者的胃口;随后,趁热打铁,阐述了此法的特点:简捷,有效,灵活,“傻瓜”,当然,文中没有用“傻瓜”一词,却的确说了方法很容易为工程师们接受和运用。这是钱

7)参考文献

论文中应引用足够数目的文献。一般科技论文应引用1020篇,学位论文则为100篇左右。所引文献必须在文章中提及

应注意所引文献的代表性、经典性、新颖性。

8)附录

为了保持论文简明扼要,避免在正文中出现大段的公式推导和计算程序,可把重要的、必须陈述的演绎过程放到文末的附录里

13.4科技论文写作的一个范例

作为范例,剖析钱学森先生54年前发表在“ Advances inApplied Mechanics”上的 review article“ The Poincare-LighthillKuo method。



1.写作背景

1950年,钱学森先生遭到美国麦卡锡主义迫害,一度入狱,保释之后的五年间,一直处于“监视居住”的状态,失去了行动自由。

幸亏有夫人蒋英照料,在家里的卫生间里安排了差强人意的科研环境。在此期间,钱学森被迫与军事科研“绝缘”,先后进行了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物理力学和应用数学等基础研究。“ThePoincare-Lighthill-Kuo Method”(《彭加勒-莱特希尔-郭永怀方法》,以下简称为《PLK方法》)就是那一时期的产物。钱学森先生在《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中说:“1953年冬,他(郭永怀)和李佩同志到加州理工学院。他讲学;我也有机会向他学习奇异摄动法。”尽管钱学森先生当时的心情很坏,还是在短时间里掌握了PLK方法的精髓,并写出了他在美国发表的51篇科学论文中这篇唯一的应用数学论文。





⑥斟字酌句。叙述必须简练明白、深入浅出,忌用模棱两可艰涩深奥的语句;文体必须是正规的书面语言,切忌口语化

⑦留有余地。对于成果的创新性和可用性不宜做夸大描述;忌用“首次发现”之类的语句;对于不能非常肯定的推测更应留足余地。

⑧冷静客观。正文应保持纯客观的描述,不必做自我评价,不应带感情色彩,忌用华丽词藻,应朴实无华而不失生动地展现成果。



(3)正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初学科技论文写作者的常见的主要问题有: ①前提条件表述不清;

②结构混乱脉络不明;

③叙述拖沓详略失当;

④思维跳跃立论失据;

⑤头重脚轻分析不足;

⑥语言贫乏面目可憎。

5)结论

结论部分用来综述本文成果并展望未来工作,其写作要点如下:

(1)简练地概括所述及的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切忌简单地重复摘要和引言中的语言。



(2)准确地概述论文中的创新点,遣词用句留有余地,切忌采用武断、草率、目空一切的说法。



(3)展望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采用这样的语句:“本文的工作可推广到X×情形,相关成果将另行发表。”6)致谢感谢资助单位和在研究工作中给予帮助的主要人员。用语客观真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词中应注意避免吹捧导师。学森所有著述的一个“共性”:他始终惦记者工程师们,想方设法把深奥的理论和原理讲得工程师们也能弄明白

以下各段,我们套用上文中的“八股”术语。

关于“起股”(第二节)。钱学森熟练地运用归纳推理的过程,

从分析有代表性的实例入手,引用了与他同时代的数学家 Wasow提出的模型方程进行解剖,讲明:求解此方程时应用经典摄动法时遇到的奇性困难;采用PIK方法如何使问题迎刃而解;对三类情况进行了细致的余项估计(误差估计);然后,用PLK方法求解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即 Lighthill例子);是为起股中的“头股”。随后,作者话锋一转,谈到PLK方法遇到的“边界层困难”,即方法的局部失效,并讲了一个黏性气体汇流的实例(即吴耀祖例子),说明PLK方法应与边界层方法结合,为后来讲述郭永怀的贡献作了铺垫,是为起股中的“二股”。



关于“中股”(第三、四节)。这是全文的核心,这两节可视作

“前后双股”。钱学森仍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用摄动法求解双曲型方程的“远场困难”,并指出,这是由于问题线性化之后的特征线变形造成的,因此,必须用PLK方法进行特征线变形,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在分析过程中,与前一节的常微分方程情形进行了类比;通过细致的讨论,使人们对此法的认识渐入佳境,并顺水推舟地求解一个球面爆炸波的问题让大家感受此法的魅力;进入第四节,作者又“泼了一盆冷水”,指明PLK方法求解薄翼问题失效,对椭圆型方程似乎难以发挥其功效,再次为郭永怀的创造做了铺垫。



关于“后股”(第五节)。这一节专门叙述郭永怀的工作。还是

从最简单的不可压缩流体的平板边界层流动谈起,简介了边界层理论,然后指出了用PLK方法求高阶解时遇到的奇性困难;然后叙述郭永怀如何把 Lighthill方法与边界层方法结合起来,求得了较为理想的解。钱学森特别指出,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乘法”,而非“加法”,所做的阐释令人信服;最后,简要地说明了郭已



13写作篇求真务实言简意赅将PLK方法用于更为复杂的可压缩流动中激波与边界层的干扰问题。



关于“束股”(第六节)。在结束语中,指明两点:一是PLK方

法是一种非常简捷有效的渐近方法;二是,关于PLK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它在数学上有一些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妨碍它的实际使用,只要用心检验结果就行了。全文结束时,作者引用著名的应用数学家、运算微积的发明者亥维赛( Heaviside)的话:“我难道要因为不完全了解消化过程而拒绝进餐吗?”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为这篇长文增添了最后一道亮色。这实际上也代表了钱学森先生对发展应用数学方法的态度。

平心而论,在钱学森先生的所有科学论文中,本文所剖析的“ The Poincare-Lighthill-Kuo Method”不能说是创造性最强的,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位大师非同凡响的智慧。笔者认为,在科技领域,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勇士,我们应该用心地向他学习

13.5结束语

本讲的要点可概括如下

(1)应充分重视研究成果的最后表述;

(2)论文写作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

(3)实事求是、全面准确是基本要求;

(4)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鲜明生动。



志存高远 锐意进取

本讲概述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综合素质,强调要努力成为德识才学兼备的人才,并论及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性格特征和科学精神。想阐明的要点是

(1)时代呼唤着德识才学兼备的科技英才;

(2)科研工作者应该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3)科研工作者应该高瞻远瞩、胸怀全局;

(4)科研工作者应该真抓实干、挥洒自如;

(5)科研工作者应该终身学习、厚积薄发;

(6)科研工作者应该具备优秀的科学精神;

(7)年轻一代应该从现在做起,百炼成钢

14.1引言

本讲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必备潜质?德识才学兼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0

降重神器    论文查重率多少合格    降重神器

当前网址:http://www.paperaa.com/news/1050.html

 
你可能喜欢的: